大学社团活动总结范文系列-书法社团书法是中国所特有的一门视觉艺术,它具有语言文字所具有的有用价值,同时也具有审美“的艺术价值。两者构成了书法艺术的两重特性。小学书法教育的内容宜实行 放-收-”放 三段式安排低、中、高各年级的书法教学内容,技能技巧、基础知识、欣赏三位一体。一、总体规划1 、 低段学生的书法入门教学心理学告诉我们,7 至 8 岁儿童的知觉经验是运动感,运动感越强,能吸引儿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培育书法的学习兴趣。以简单,儿童易于掌握的字入手,使他们 写得像 来“”“”“”“”满足儿童 成就感 。在这一起始阶段,教学宜 放 ,引导学生 放得开 , 放开写去 。发挥想象力,激发制造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2 、 对中段学生进行严格的技法训练。中段学生的自我意识感逐渐增强,并能开始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动作,如手腕的运动,手指的配合等。通过低段的书法训练,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书法技巧,能较稳定地书写,进行严格而正规的激发训练已成为可能而且适时。3 、 尊重学生的主体选择,确定高年级的书法教学内容。五、六年级学生的自主性更加强,学生对进一步学习书法的趋向已能根据自己的喜好作出自主性的选择。学生表现出浓烈兴趣,形成小学阶段学习书法的第二兴奋期。(第一兴奋期为一年级的入门阶段)。高年级的书法课氛围是宽松和谐的。学生已体验到了书写的情趣,享受到了精神的愉悦,书法的怡情性功能、审美功能得到了完全的展示。4 、 技能技巧、理论、欣赏三位一体。书法是一门技巧性较强的艺术,但假如对书法的学习只顾技巧而不及其余,总非学艺之道。所以,我们在小学阶段一开始应十分注重学生书法艺术素养的全面培育。如低年段的书法理论与欣赏以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为目的,应以故事性描述为主。中高年级则逐渐指向书法艺术的本质,使学生在自觉或不自觉的学习修养中提高整体的素养。另外,小学书法教学要注意学以致用。可以教学生进行书法创作,以激发学习兴趣。当然,小学生的书法创作与成人特别是书法家的创作不能相提并论。指导学生进行书法创作要以激励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为主要目的,老师宜多加采纳。集字,顾名思义,根据书写内容将字帖中出现过的字集起来,统一到一幅作品中。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将字帖中的字和谐统一起来成一幅作品,另一方面,又要求学生根据字帖“”上的范例, 集 出字帖上没有的字,为以后的全面创作做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