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氛围的统一,是办学目标、校风校貌、学校传统等的综合体现,它主要包括校园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我校地处古蔺县古蔺镇东部,前身是古蔺镇长田小学,2024 年 5 月建成投入使用,学校占地 137 亩,总建筑面积达53670 平方米,投入资金 1.6 亿元。全面建成后有小学部教学楼、中学部教学楼、男女生宿舍楼各 1 栋,教学辅助用房(功能房)2 栋,行政办公楼、学术报告厅、食堂各 1 栋,建有地下停车场。学校生活、学习设施配套完善,学生宿舍能容纳 1200 名学生住宿。学术报告厅能容纳近 600人,能满足大型教研活动场地方面需求。学校有标准的足球场和 400 米环形塑胶跑道,为学校的特色进展、学生的活动提供有力保障。食堂建筑面积 2200 余平方米,保障了学生能在宽敞舒适的环境里欢乐用餐。中小学部根据标准配备计算机室、音乐室、体育室、美术室、舞蹈室、理化生、科学实验室及各类器材室。各功能室、教室均配置了最先进的教学多媒体辅助设施,能让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古蔺是红色革命圣地,是红军长征经过和战斗的地方,学校充分挖掘历史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目的。一、加强物质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应注重“文化”意识,思考如何发挥学校物质设施的隐性教育作用。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灵感、启迪学生的智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所以校园环境建设要打破常规的、单一的、静止的模式,整合优化固有的教育资源,挖掘出更为宽广的教育新天地。如,在楼道“闲置地带”开辟习作栏、书画苑等,张挂学生的写作、绘画、书法作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并获得“自我实现”的成功信念;在楼道“醒目地带”悬挂名人画像、张贴治学处世的格言、书写催人奋进的警句等,激励师生严谨治学、开拓进取;在校园“空白地带”做到净化、美化、绿化和香化,于自然之中而怡人性情。我校依据“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应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教育应做到深化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机地把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有机交融。我们在校园制作了环境保护人性化标语牌,制作了鲜亮而具有特色象征性的校旗校徽等。开辟红色文化区域,展示红军四渡赤水时留下的革命遗迹画面,通过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