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简介_孔子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孔子简介_孔子的资料介绍、故事传奇 孔子简介 孔夫子,又名孔子(公元前 551 年 9 月 28 日―公元前 479 年 4 月 11 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故事传奇 孔子出生在鲁国的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名叫孔防叔。防叔生了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叔梁纥与姓颜的女子野合而生下了孔子,是在尼丘山向神灵祈祷后才得孔子的。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出生。生下来的时候头顶中间下凹,所以起名叫丘。字仲尼,姓孔。 孔丘刚出生不久叔梁纥就去世了,葬在防山。防山在鲁国东部,因此孔子无法确知他父亲的墓在哪里,是母亲对他隐瞒了这件事。孔子小时候做游戏,常常摆设俎豆等祭器,模仿祭祀时的礼仪动作。孔子的母亲去世后,就把灵柩临时停放在五父衢的路旁,大概是出于慎重而没有马上埋葬。陬邑人车 免父的母亲告诉了孔子他父亲的墓地,然后他才把母亲的灵柩运往防山和父亲合葬在一起。 孔子腰间还系着孝带,季氏设宴款待名士,孔子前往赴宴,阳虎拒斥他说: “季氏款待的是名士,不敢让你参加。 ” 孔子于是退出。 孔子十七岁的时候,鲁国大夫孟矨子病危,告诫他的嗣子懿子说: “孔丘,是圣人的后代,祖先在宋国败落。他的先祖弗父何当初原来是宋国的继承人,让位给弟弟厉公。 等到正考父时,辅佐戴公、 武公、 宣公,三次受命一次比一次尊敬,所以鼎上的铭文说: ‘第一次受命时曲身而受,第二次受命时弯腰而受,第三次受命时俯身而受,走路时靠着墙跟走,也没有人敢侮辱我。用这个鼎煮面糊,煮稀粥, 以此糊口度日。 ’ 他的恭谨节俭到了这种程度。我听说圣人的后代,虽然不一定当国执政,但必定会有显达的人出现。 现在孔丘年少而喜好礼仪,大概就是要显达的人吧 ? 我马上就要死了,你一定要拜他为师。 ” 等到孟矨子去世之后,懿子和鲁人南宫敬叔就去向孔子学礼。这一年,季武子去世,平子继位。 孔子家境贫寒而且地位低贱。等到成年后,孔子曾经做过季氏的门下小吏,负责管理仓库,出纳钱粮计算得清楚准确;又当过管理牧场的小吏,牲畜繁殖得很好。于是被提升为管理营建的司空。不久离开鲁国,在齐国受到排斥,在宋国、 卫国遭到驱逐,在陈国、 蔡国之间遭受围困,于是又返回鲁国。孔子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