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故事在家庭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一个学习故事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1.注意:对儿童学习的观察(故事和照片)。2.识别:对幼儿学习的分析、评价和反思,如“我认为在这个情境中我看到了什么样的学习”,“关于马可,我今日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3.回应:为支持儿童进一步学习制定的计划,如“我们还能做些什么,以支持、促进和拓展儿童的学习”。同时,一个学习故事还可以呈现家长和儿童的声音。学习故事不仅将成人的视线聚焦在每一个儿童身上,记录那些学习过程中的“魔法时刻”、那些儿童能做的、感兴趣的事情,引导我们讨论儿童的学习,对教和学进行反思,为支持儿童学习制定计划;还通过阅读和回顾那些充满魔法的学习时刻,让儿童参加自我评价,并和家庭成员分享信息和经验,使它成为知识建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会让大人学习到很多东西,领悟到更多,让我们来看看响响和念念的观察故事吧。响响是一个很活泼的孩子,在班级里有些淘气捣蛋,哪里喧闹总会有他的身影,间或还会有些恶作剧。每天都会有小朋友去跟老师告状,是个有点让人头疼的孩子。2024 年 12 月,我在大四班活动室观察了响响同学,发现他真的很棒。区域活动开始了,响响走到松松的身边,惊呼松松很棒,提出和松松一起玩耍的请求,然后两人在一起玩游戏。他们玩得很快乐,一起用镜子照鸭子、地球仪、小鱼,把镜子的反光照射到房顶上,彼此也会听取各自的意见。这让我感到小小的吃惊,因为平常响响是个让老师有点头疼的孩子,松松或许是有些内向,但是两个人在一起玩,能够友好相处,并且会考虑到他人的个性和特点,就像响响会谦让松松一样。区域活动结束时,我给孩子们观看了两个孩子合作的视频,也表扬了响响的谦让和松松的新发现,号召大家都带镜子来玩游戏,向他们学习。我觉得他们俩都在成长,每个孩子都是一样的,也都是一个闪亮的小星星,而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认可他们的行为。大班幼儿的合作能力是逐渐加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想,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以及引导。念念是一个 7 岁的小姑娘,小学一年级,在家中是长女,还有一个小妹妹。性格开朗活泼,很单纯。思考问题的方式很简单直接,从而也导致她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自主意识太强。而念念的妈妈在一次晚饭时观察到念念很不一样的特点,念念突然说起了和同学之间相处时的一些情景,并告诉外婆说她们很狡猾。说到这里,念念甚至有些忿忿不平,应该是不明白她们为什么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