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必然性与乌托邦《共产党宣言》中关于两个必然性的理论,特别引起资产阶级政治家和理论家们的憎恨,自发表以来不断受到他们的抨击。他们指责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性分析是反对工业社会的浪漫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乌托邦。任何人都能从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中看到他们对大工业、对科学技术发展、对资产阶级的历史进步作用的肯定,从来不幻想回到田园诗般的小生产时代,相反,他们把这种浪漫主义看成是对历史的反动加以反对。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强调工业家战胜封建土地所有者、工业战胜农业是历史的进步,并批评说浪漫主义者为此流下的伤感的眼泪是我们所不取的。马克思主义者反对的是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而不是资本主义工业本身。在《共产党宣言》以及其他著作尤其是《资本论》、《反杜林论》等著作中,马恩着力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以及由此产生并决定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这种矛盾的激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变革。在 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补充了一句关键性的话:“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决不会灭亡的”。我们都不认为爱因斯坦是马克思主义者,是共产党人,可他在《为什么需要社会主义》一文中以一个正直科学家的良知历数了资本主义私有经济的各种弊端后说,我认为,摧残人是资本主义最大的罪恶,我们的教育制度深受其害,我相信只有一种办法可以消灭这种邪恶的灾祸,那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并在一段时期内大大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在很长一段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思想大大延缓并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破坏了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凝聚力。国家急于摆脱落后,“大跃进”、赶超英美,从主观意图说都是要一天等于二十年,急于过渡到共产主义,结果是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