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海岸带综合管理经验借鉴海岸带地区一直都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发展最快速的地区。随着近年人口的激增和城市的扩张,对滨海地区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都产生了巨大压力。基于海岸带和岸线资源在生态方面的脆弱性和在经济方面的战略价值,自 1970 年代以来,国际上逐渐发展和成熟了海岸带综合管理(IntergratedCoastalZoneManagement,ICZM)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一般说来,相比岸线地区,海岸带的概念要更为宽泛而且广博,但是海岸带与岸线地区在资源特性方面是共同的,只不过在空间尺度上有所差异。国内外先进城市的岸线管理与利用也都是在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工作框架下进行的。因此,分析解读海岸带综合管理的理念与要求,对探讨岸线资源的合理利用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图 6:海岸带综合管理的过程与模式海岸带综合管理是通过多种学科手段对海岸带自然、人文、经济资源制定计划、进行统筹开发保护的管理模式,同时也是为实现可持续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滨海地区及其资源所进行的持续的、交互式的、多方参与的、动态的决策管理过程,其基本目标是追求开发滨海资源产生的最大利益,减少人类活动与滨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并保持各种开发活动与造成的环境影响之间的平衡。其具体管理模式见图。面对海岸带资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综合”是海岸带综合管理的主要精髓所在,其“综合”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不同经济部门的综合、不同级别部门的综合、不同管理内容的综合、不同管理手段的综合等等。结合到具体的空间管理上,主要表现为岸线资源开发管理在横向上的协调,以及其与陆域、海域空间要素在纵向上的关联与统一。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原则,见表 5。表 5:海岸带综合管理的主要原则(1)经济•水产养殖业具有发展潜力且有利于环境;•不依赖水运方式或生产流程中不需要大量用水的制造业应该选址于内陆;•旅游业的增长应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2)土地利用•必须选址于滨海地区的功能对其土地具有优先使用权;•改善公众到达滨海地区的可达性。(3)环境•妥善保护海域及陆地的环境敏感地区,使生态价值最大化;•降低自然灾害诱发灾害性破坏和损失的机率;•在可以采用非结构性防护措施的地方避免建造滨海防护工程,如防浪堤;•保护滨海地区的自然景色以及周围社区的特色;•治理排入海域的城市污水,并且排污口的位置必须远离旅游区和居住区;•完善并巩固燃油、液化气的输送及储存设施,以减少因为燃油溢出或泄露而造成的环境污染。(4)科研教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