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手机的普及率逐年升高,使用者的范围也逐步扩大。现在,高中在校生携带手机的越来越多。为全面了解我校学生校园内携带手机及使用情况,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与做法,4 月 21 日,校教育处组织了《学生校园内携带使用手机情况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4500 份,实收有效答卷 3850 份,问卷上不要求填写任何个人息,确保了调查结果的真实性。调查结束后我们对调查问卷进行了仔细的统计,分析讨论。一、调查数据显示,在校园内携带手机的学生共占 52.83%,22.73%的学生一直带或常常带手机。在手机的存放问题上,25.12%的学生放在宿舍,20.75%的学生选择随身携带但上课关机,还有 4.13%的学生选择随身携带上课也开机,即在携带手机群体中,随身携带的占近 50%。由此看出,我校学生手机持有率较高,使用较频繁,对部分学生来说,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且造成消极影响。二、(1)在携带手机的作用方面,53.04%的学生认为可有可无,3.82%的学生认为手机只是满足个人虚荣心的需要,36.81%的学生认为非常有用。另外,有 6.62%的学生认为没有任何的积极作用。(2)在对待学生校园内携带手机的看法上,25.90%的学生选择家长支持,选择家长坚决反对的占 21.95%,47.64%的学生选择家长认为无所谓,还有 4.49%的学生认为家长是因为孩子看到同学带极力要求没有办法才为其购买手机。(3)关于手机的消费问题,价值 500 元以上的手机占大多数,其中 1001 元以上的占12.75%。每月的消费金额 21 以上的占 9.06%,即 18%左右的携带者月消费超过 21 元。以上统计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手机并不会对生活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部分学生购买手机仅为满足个人虚荣心的需要。而手机对于没有经济能力的中学生来说,算是一种高消费,这样的购买动机势必引起同学之间的互相攀比心理,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进展,也给家庭经济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虽是和平与进展,但充满着更为激烈的新一轮的竞争。我国在挑战中寻求进展的机遇,但可能受到外部敌对势力的阻挠。加强党的建设,尤其是培育年轻一代具有坚定政治信仰和现代知识的综合型复合人才人,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石。在的大学里,学生往往是只学习专业知识,并没有更多地与社会接触。而在国外,如美国,它们的学生同样是实行休学分的制度,可是学校的政策放地更宽,学生可以在学习的同时,踏入社会,寻求工作。那样学生可以及时到了解自己的不足,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