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并被教职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念与理想目标的综合。它主要包括校园人、校园物质环境、校园图书馆、校园文化活动、校风等基本要素。 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为活跃校园文化活动,搞好校园文化和学生社团组织“”的建设,必须以邓小平同志关于 教育要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 和 xx“同志 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动素养教育。而推动素养教育必须为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的进展制造空间,经学校讨论同意,在我校成立各种学生社团组织、兴趣小组。二、入会(社)条件与权利 1、学生自愿申请并经学校批准即可加入学校各社团组织,加入后必须遵守学校纪律及社团活动的章程。2、会员每期交纳少量的会费。 3、会员享受活动权、选举和被选举权及优秀作品优先出版权。三、组织机构1、领导机构: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2、分设机构: ① 浯溪风文学社(语文组)、②数学奥赛队(数学组)、③英语沙龙(英语组)、④少年体协(体育组)、⑤声乐之家、舞蹈队(音乐组)、⑥校园书画社、⑦校园电脑迷、⑧校园制造社(科技发明组)、⑨校园之声(播音员、小记者组),以上各机构根据实情可增设或合并。 3、社团管理:社长(会长、班长)1 人、副社长(副会长、副班长)1 人、委员若干名。四、社团活动 1、活动时间:每周开 1 节兴趣活动课,另加每周双休日中的一个半天。 2、活动场地:学校为每个兴趣班提供一间专门的教室用于培训沟通。 3、活动方式:学生自主探究沟通为主,集中培训学习为辅;老师讲授为主,专家讲座为辅;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五、活动的开展与管理原则上每一个兴趣小组由校长室选派 1 个科任老师主持日常工作,一个行政人员协助管理。六、活动要求 1、各小组期初应有近期和远期的培训目标、计划,期末有较详尽的学期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2、为落实培训目标和内容,每 1 节课应有较详尽有用的教案;3、各小组有较适宜的兴趣课教材或教学辅导书。4、各小组有学生阶段性成果展示。七、活动评估期末,学校组织有关专家和专业老师对各兴趣班的成果进行检测评估,写出评估报告。八、活动资金用途1、老师上课补助费2、课桌场地租借费3、展示台布置费4、表演服装道具费5、专家讲座费6、出版学生作品费7、其他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