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学校核心竞争力与学校核心发展力之辨

学校核心竞争力与学校核心发展力之辨_第1页
学校核心竞争力与学校核心发展力之辨_第2页
学校核心竞争力与学校核心发展力之辨_第3页
学校核心竞争力与学校核心进展力之辨一直以来,在基础教育领域流行着一句口号: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很多领导、校长、教育专家、教育管理专家认同此观点,并且都为之努力。其实,这个口号是对教育本质的扭曲,其后果是教育本质被异化。笔者认为,教育界不应该提倡学校核心竞争力,学校也不应该追求学校核心竞争力,而应该思考和讨论如何提高学校核心进展力。一、“学校核心竞争力”将学校进展引入误区“核心竞争力”一词源于企业管理领域,最早是由哈佛大学的 C.K.普拉海拉德(Prahalad)和 G.海默(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论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提出的。企业作为一种营利性经济组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增强企业“利润制造”的能力,从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可以说,提高企业竞争力对于企业的生存与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在基础教育领域引入“核心竞争力”,将教育作为一种功利化的产业,提倡学校间互相竞争,却是对教育本质的扭曲和异化,是一种教育理念的谬误。1.理论层面:教育本质与教育价值的误读教育的对象是有生命的人,教育的本质必定涉及人的本质。因此,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和文化作用的基本理论为指导,“教育的本质是通过传承文化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并促进社会的进展和个体的全面进展”。[1]教育应以人为本,要根据人的进展规律,制定合理的培育方案,促进人的全面健康进展。在基础教育领域,提倡学校竞争力,使得学校将进展的重心转移到学校之间成绩的排名比较上。而为了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学校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这不仅违反了青少年的成长规律,而且也不利于学校的长远进展。人们常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基础教育的价值在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养”。[2]教育是国家意志的反映,是民族利益的集中体现,是全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从这一角度来说,基础教育是一项公益性与普惠性的事业,不存在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相互竞争。因此,在基础教育领域引入“学校核心竞争力”仅仅将眼光集中在学校,而忽视了教育是一项整体的事业,这无疑是教育进展的一种误区。2.实践层面:教育管理体制与学校进展机制的缺失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和学校进展机制都是将学校的进展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的,各个学校基本采纳封闭式进展,学校间缺乏真诚的沟通与合作,即使有相应的沟通沟通也多数局限于学校间的参观与听课。另一方面,在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