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宇宙生命之谜教学设计 篇一 一、教学目的: 1、认识“酶、碳、冥、磁”4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围绕“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问题讲了些什么,培育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未知的好奇心。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在地球之外,还有生命存在吗?这一直是一个谜。《宇宙生命之谜》要回答的也是这样一个问题。现在,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同去解开这个谜团吧。 2、默读“阅读提示”,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分别是什么? (1)作者围绕着“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存在”讲了些什么? (2)课文根据什么顺序介绍的? (3)结论是什么? (4)提出不动或者感兴趣的问题和大家说一说。 (二)、理清顺序,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思考:你知道了文章是根据什么顺序介绍的吗? 2、想想课文从哪到哪开始讨论“宇宙有没有生命”这个问题的? 3、学生回答 29 自然段。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找出到底地球之外有没有生命的依据。 (2)、学生沟通生命存在的条件: a、适合的温度,零下 50 至零上 150 摄氏度之间。 b、必要的水分。 c、适当成分的大气。 d、要有足够的光和热。 4、让学生再读课文,根据生命存在的条件,说说在围绕太阳运动的九大行星中,哪些行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哪些行星可能有生命存在。 5、学生通过读课文后沟通:水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 300 至 400 摄氏度,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高温、缺氧、缺水、有着强烈阳光辐射的行星,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零下 140 摄氏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那么,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 6、师问:那么,火星是否有生命的存在呢? (三)、探究: 1、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为什么,找出科学依据。 2、学生沟通。 3、引导学生再仔细阅读课文,弄清科学家对火星探究的历程,然后再理解科学家经过观测分析得出的结论:“在火星上生命难以生存”“在飞船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 (四)、拓展: 让学生课后阅读《少儿科普百科》、《宇宙的神秘》来知道:宇宙是怎样产生的?有外星人存在吗?太阳什么时候会燃烧尽?人类能迁居到别的星球上吗? 篇二 教学目的: 1,认识;酶,碳,冥,磁;4 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