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学老师高效上课调查报告范文关于小学老师高效上课的调查调查背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规划纲要(2024-2024 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进展的强大动力”“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进展的核心任务”。新课程改革已历时十年,新课程所提倡和奉行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教学模式,在这一特定的背景下,构建高效课堂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调查目的:通过调查讨论,全面地了解老师有效教学和各校构建高效课堂的现状,既为“有效教学模式和高效课堂的讨论”课题讨论提供理性,又为改进课堂教学的不足,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加快构建高效课堂的步伐,为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出改进措施。一、老师问卷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100 份,回收 100 份,其中有效问卷 95 份。问卷共设 8 个问题,其中前 7 个是选择题,最后一个是简答题。我们对被调查者的答题情况作了仔细统计,综述如下。对导入新课,61.0%的老师仅用 2~3 分钟,这为保证接下来的新知识授课有足够的时间制造了条件。为了提高导入新课的有效性,52.6%的老师认为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激发学习热情”。93.7%的老师在课堂上能根据学生的反应灵活调整教学,确保教学顺利进行。对因讲授方法不当而造成课堂有效性不高的问题,53.7%的老师认为是“生动、形象不够”。对于有效性的提问,88.4%的老师认为要“精心设计问题”。如何处理学生的不当回答,93.7%的老师表示要“启发学生继续思考”。多数老师课后没有进行教学反思,为躲避检查才写了教学反思,甚至有老师从教案书上照抄了教学反思。在问答题中,老师列出了十多个教学低效、无效的现象,主要是老师备课不充分、教法不当、教学手段落后、未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冷落学困生、讲多练少等。这些现象不同程度地制约了高效课堂的构建。二、课堂现状的分析与透视通过问卷调查,深化课堂听课评课,与一线老师座谈沟通,查阅老师的备课教案、听课笔记和学校对老师进行的检查记录等,我们收集了大量与老师高效上课有关的信息,其中存在的问题不可小觑。1.备课不够深化,高效课堂难以实现课题组在实地调查和查看老师教案的过程中,发现不少老师简单地认为备课就是写教案,写教案就是抄教案。他们仿写或“网抄”他人的教学设计,缺少独立思考的备课,这种教案在课堂上有用性不强、操作难度较大,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很难保证高效课堂的构建。2.三维目标缺乏落实,忽视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