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的消解学校场域视视野下的教务管理工作摘要:长久以来,教务管理工作在高校教育中一直占据着微妙的位置。它在高校教育中承担着构建、协调、周转的运作方式。本文将学校教育放在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视野下,尝试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教务管理工作进行另一种诠释。关键词:场域;学校场域;布迪厄;教务管理长久以来,教务管理工作在高校教育中一直占据着微妙的位置。它并不直接给学生打分,但又与学生的成绩和毕业息息相关;它并不直接参加授课,但却与每一位参加授课的老师紧密相连。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与负责教务管理的老师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变得微妙。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学生往往抱怨教务老师过于苛刻而不近情面,而老师也总是认为学生不听指挥、难于管理。当我们将学校教育放在场域视角下,当学校成为场域,也许我们将得以对这一系统进行一些新的审视。一、学校场域的概念和界定“场”最初是一个物理学概念,后来这一概念被引入社会学讨论,将之发扬光大的是法国著名学者布迪厄。他将“群体”(group)这一单位扩大为“场域”的概念,这一概念和资本、惯习共同贯穿他的社会学讨论。布迪厄认为,场域是一个开放式的概念,“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network),或一个构型(configuration)。正是在这些位置的存在和他们强加于占据特定位置的行动者或机构之上的决定性因素中,这些位置得到了客观的界定,其根据是这些位置在不同类型的权力(或资本)——占有这些权力就意味着把持了在这一场域关系中厉害有关的专门利润(pecificprofit)的得益权——的分配结构中实际的和潜在的处境(itu),以及它们与其他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支配关系、屈从关系、结构上的对应关系,等等)”。可以归纳得出:第一,场域是一个在社会空间中相对独立的子空间;第二,场域的内部结构由“独立于个人意识和个人意志”的客观关系网络构成。那么,学校场域又应该如何界定呢。根据布迪厄的理解,一个场域由附着于某种权力(或资本)形式的各种位置间的一系列客观历史关系所构成,学校这个空间以及其中包含的所有围绕“教育和教学”这个中心资本的多元关系网络的总和,共同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和客观的网络系统,即学校场域,亦可描述为“学校中各种复杂矛盾的多元位置之间存在的多元关系的网络,是游行与无形的整体合计与各种力量的不断重组。”由此可见,一方面,学校这个建筑集合体形成一个相对密集、相对独立的空间结构,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