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想品德有效课堂教学研讨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战场,要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要扩大课堂教学效益,要扩大课堂教学效益就要构建有效课堂,使课堂教学逐步走向最优化。在新课程改革的今日,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进展。所以思想品德课老师要把有效教学理念切实贯穿在平常教学中,促进学生的进展。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老师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其核心问题是教学效益问题。“有效”主要指老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获得的具体进步或进展,学生有无进步或进展是衡量老师教学有无效益的唯一标准,而不是老师有没有完成事先设定的教学任务。为此我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作了如下尝试。一、行之有效的新课导入能先声夺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应简洁有力,提纲挈领,直奔主题,并具有趣味性,引人入胜。因此,新课的导入,形式上应多样性,内容上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且切合学生实际。诸如小品导入、故事导入、设疑导入、新闻材料导入、案例分析导入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参加热情,唤起学生学习动机激活思维,则能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实践证明,在一节课的引入阶段不能吸引学生眼球,哪怕后面老师教学再精彩,学生也不一定能全神贯注地把心放在这一堂课上,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的前 10 余分钟左右。二、学生的参加互动是衡量课堂是否有效的一个关键指标一堂完整的课堂教学活动,没有学生的参加是不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参加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才显得有生机和活力。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相互沟通、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高效互动的课堂教学,需要老师充分发挥参加者、者、指导者的作用,通过师生的参加、合作、沟通分享,实现教学相长。“师生互動、生生互动”是实施互动教学的两种最常见、最主要的活动方式,师生互动就是师生共同探讨、共同讨论,生生互动则是学生之间的合作沟通、互相推动。互动的形式有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个人与小组之间的互动、老师与小组之间的互动等。一堂课学生的参加度要尽量做到人人参加、全员参加。一个班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参差不齐的,加之学生的智力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既要照顾到学优生,又要照顾到学困生,课堂的掌控既要做到有层次、又要做到有深度,还要做到有广度,这就需要我们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