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高中化学(必修 1 )一、课程标准中本专题内容的解读内容标准活动与建议高中化学1 、通过实验了解硫、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作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初步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2 、能通过查阅资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讨论:向大气中排放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硫的措施,自然界氮循环对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3 、以酸雨的防治为例,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⑦ 查阅资料讨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的措施。⑧ 讨论:自然界碳、氮循环对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主题 3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二、本专题教材基本内容1 、教材的知识框架硫、氮与可持续发展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硫酸的制备和性质硝酸的性质氮肥的生产和使用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2 、教材的编写思路和特点 在学生学习了氯、溴、碘、硅、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基础上,本专题进一步介绍另外两种重要的元素硫和氮,通过对硫、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的介绍,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网络 ( 典型的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 ) 。 教材以空气资源的利用和空气污染问题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物质在造福人类、促进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不当使用也可能引起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只有掌握物质的性质并加以合理应用,方可避免出现某些负面现象,帮助学生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第一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第二单元 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1 、从探讨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和防治入手,介绍二氧化硫、亚硫酸、硫酸的有关知识,帮助学生了解酸雨的形成、危害和防治的原理,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形成与自然友好相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认识。2 、介绍硫酸的生产原理、浓硫酸的特性、重要硫酸盐(硫酸钙、硫酸钡、硫酸亚铁)的知识,使学生通过1 、从俗话“雷雨发庄稼”引入氮氧化物( NO 、 NO2 )的相互转化,介绍了氮氧化物的性质、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硝酸型酸雨的危害、光化学污染、氮氧化物对臭氧层的破坏),预防和控制氮氧化物对空气污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形成与自然友好相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认识。3 、各单元的基本内容 第一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第二单元 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