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崔允漷 教授 / 博导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课程研究华东师大中心副主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Cuiyunhuo@vip.163.com© 2009 by Cuiyunhuo教研员研修品牌报告之一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迷思 宁活不死,越活越好;从“一讲到底”走向“一问到底”;从“唱独角戏”走向“低龄化语言游戏” 家常课与表演课;一堂公开课要磨课六七次 “ 新课程的语文课最好上得像语文课才叫新语文课。” 记住“熟能生巧”,而不知“熟能生厌,熟能生笨” 只有模仿秀,少有原创秀让我们一起思考 有了课程标准,应该怎样教学?什么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按好课标准上课,还是公开课的好课模式上课? 何为“用教材教”?依据是什么? 教师怎样撰写《学期课程纲要》? 教师怎样撰写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案?报告内容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纲要》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案一、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教学的三种取向 课程标准与教学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程序(一)教学的三种取向 基于教师个人经验的教学– 教师所能教给学生的只有自我。(王尚文, 2007 )  基于教科书的教学– 教科书是教材的权威,是教学方案的心脏;没有教科书就没有学校,应该教什么?如何教?几乎完全取决于教科书。( Chambliss & Calfee, 1999 ) 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课程标准与教学、评价的关系课程层级的分析课程运作系统1 、理想的课程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 、正式的课程2 、课程方案3 、课程标准4 、教材(模块)3 、教师理解的课程5 、学期课程纲要6 、单元 / 课时计划4 、师生实际运作的课程7 、课堂教学5 、学生体验到的课程8 、纸笔测验 / 表现性评价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 课程标准 教材 评价 课程教学设计(纲要与教案) 课堂教学 学生学习像专家一样思考标准、教材、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问题(四)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程序 ( 1 )明确学习结果 / 内容标准,即“如何分解标准的相关内容使之更加具体、清晰?” ( 2 )选择评价任务 / 确定标准,即“证明学生达到应知和能做的最好途径是什么?” ( 3 )选择内容与设计教学,即“怎样组织内容、单元或课程资源才能帮助学生在完成评价任务时表现突出?”“什么方法和策略才能最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