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案例教学目标1.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老人制造了怎样的奇迹,了解奇迹是在何种情况下制造的。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3.通过大、小环境和老人制造的环境的对比,体悟“青山不老”的内在含义。4.感悟老人的精神,产生对老人的崇敬感,有传承老人的精神的愿望。教学重点1.知道老人制造了怎样的奇迹,了解奇迹是在何种情况下制造的。2.感受老人的精神,产生对老人的崇敬感,有传承老人的精神的愿望。教学难点理解“青山不老”的内在含义。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2.【出示课件 2】今日,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 81 岁的老人,他从 65岁开始制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板书:青山不老)齐读课题。二、教学新课(一)检查预习大家都已经预习过课文了,现在我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1.出示词语:【课件 3】肆虐盘踞淤泥劲挺荡漾绿洲风雨同舟三番五次不紧不慢如臂如股谁来读一读这些词指名读,师生评价,纠正。生齐读一遍。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课文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将毕生的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用 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制造了一片绿洲,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子孙后代。)(二)了解奇迹,感悟精神1.让我们现在一起真正走近这位老人,走进这不老的青山。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我们一般可以从哪里入手(课文前的链接导语)(1)这位老人制造了怎样的奇迹(2)这一奇迹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制造的(3)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2.了解奇迹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老人到底制造了一个怎样的奇迹呢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一句话来说明。(1)学生找出第四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出示句子:【课件 4】15 年啊,绿化了 8 条沟,造了 7 条防风林带,3700 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2)理解“了不起”① 请大家自己读读这句话,想想“奇迹”是什么意思那这句话中“了不起的奇迹”指的是什么② 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了不起”③ 指名学生回答体会到的“了不起”含义,重点引导把握这 4 个数字(将数字圈红):点拨:你能想象老人种了多大面积的树林吗十五年八条沟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看到这样的一组数据,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吗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老人 15 年、5000 多个日日夜夜的枯燥岁月;这一连串的数字面前却是满山遍野的绿。这就是——生:“奇迹”,一个了不起的奇迹!(3)请同学们一起再来读一读,把这一奇迹展示出来。3.明白制造奇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