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个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讨论工作,莫运明等[3,4]对岑王老山和底定两个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进行了物种多样性调查,发布两栖动物名录并进行了区系分析。笔者近年来也对百色地区其他 9 个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进行了调查[5-14]。本文根据笔者调查结果及已发表的其他保护区两栖动物名录,对百色 11 个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多样性、相似性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多样性评估并对两栖动物多样性与主要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进一步的综合分析与讨论,以期为该地区两栖动物多样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提供相关理论和数量依据。1 各保护区的基本情况1.1 基本概况本文涉及的 11 个自然保护区包括 1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4 个省级保护区(底定、猫街、大王岭、黄莲山自然保护区)、2 个市级保护区(百东河和澄碧河自然保护区)、4 个县级保护区(地州、达洪江、古龙山、农信自然保护区)。各保护区建立时间均较早,除底定自然保护区在 1986 年建立外,其他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时间均为 1982 年;管理部门明确,均由各级林业部门管理;各保护区类型基本相同,除猫街保护区外,均为森林生态类保护区,保护对象均包括森林资源和当地生态系统。从所处行政区域上看,属于百色市右江区的有大王岭、百东河和澄碧河 3 个自然保护区;属德保县的有黄莲山自然保护区;属靖西县的有底定、地州和古龙山自然保护区;属平果县的有达洪江自然保护区;属田林县和凌云县的有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属西林县的有猫街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现改为王子山雉类保护区;属那坡县的有农信自然保护区[15]。1.2 自然概况2 讨论方法2.1 分类整理方法各保护区两栖动物种类根据已公开发布的岑王老山、底定、猫街、大王岭、黄莲山、百东河、澄碧河、地州、达洪江、古龙山和农信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名录[3-14]进行统计,广西两栖动物种类参照《广西陆生脊椎动物名录·两栖纲》[16],按《中国动物志·两栖卷》[17]对各保护区两栖动物名录进行科、属、种的整理归类。2.2 多样性分析方法2.2.1 相似性系数分析运用 Sorenon 指数(I)[18]测定公式:I=2a/(b+c),测度 11 个自然保护区之间的群落相似性。式中 I 为 B 和 C两个自然保护区间的相似性系数,b 和 c 为两个自然保护区 B 和 C 的物种名录中记录的两栖动物物种数,a 为 B 和 C 两个自然保护区共有两栖动物物种数。式中,Pi=Ski/qi=Sj/S,m 为名录中两栖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