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库尔坎的基本介绍库库尔坎(Kukulkan;羽蛇)是玛雅神话中羽蛇神的名字,此词亦用作历史人物的名称。在中美洲的其他中,羽蛇神这一形象常常出现。库库尔坎对应于基切人(Kichepeople)的库库马茨(Gukumatz)和阿兹特克神话中的奎策尔夸托。然而,我们对这个属于前哥伦布时期的中美洲神祇所知不多。尽管受墨西哥文化影响甚深,库库尔坎于中美州古典时期的玛雅文化中有其源头,那时候他的名字为瓦克萨克拉胡恩乌巴肯(WaxaklahunUbahKan),意为战蛇(WarSerpernt);另外他亦被视为是古典玛雅艺术中幻像蛇(VisionSerpent)的后古典时期版本所谓幻象蛇,是玛雅人透过放血仪式(Bloodlettingrituals)而产生幻象,该幻象为一条蛇,玛雅人信任透过这幻象蛇可跨越宇宙各层,帮助他们与众神或祖先沟通。对库库尔坎/奎策尔夸托的崇拜是第一个凌驾于旧古典时期玛雅文化里语言及种族分裂的中美洲宗教。它促进了来自不同社会及种族背景的族群的沟通以及和平贸易。尽管这种膜拜原本是以奇琴伊察的古城为中心(即现今尤卡坦半岛的墨西哥),但它最远曾传播到危地马拉的高地。在尤卡坦半岛,库库尔坎与一个有着相同名字的人混淆。因为这样,二者的身份变得模糊起来。那是奇琴伊察的一名统治者或祭师,大约生于公元 10 世纪。尽管 16 世纪的玛雅作家提及过有库库尔坎这样的一个历史人物,于 9 世纪在奇琴伊察文献中所记载的库库尔坎从不视之为人或描绘为幻象蛇的图像。在奇琴伊察,库库尔坎亦被描述成主宰牺牲场面的神祇。在尤卡坦半岛北部的考古遗址,包括奇琴伊察、乌斯马尔及玛雅潘等地均可找到库库尔坎的大型神庙金字塔在现今留存的最大的玛雅古城奇岑-伊扎,库库尔坎金字塔屹立其中。它的每个面有 91 级台阶,4 个面象征一年四季,共 364 级台阶,加上塔顶的神殿共 365 级,象征一年 365 天。4 个边缘分别代表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在金字塔的北面两底角雕有两个蛇头。每年春分、秋分两天,太阳落山时,可以看到蛇头投射在地上的影子与许多个三角形连套在一起,成为一条动感很强的飞蛇。好像从天空中游向大地,栩栩如生。春分蛇由上至下出现,仿佛从神庙中爬出来一样,秋分则由下至上出现,像是爬进去一样。只有每年的这两天里才能看到这一奇景。所以,现在它已经成为墨西哥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而在当年,玛雅人可以借助这种将天文学与建筑工艺精湛地融合在一起的直观景致,准确把握农时。与此同时,也准确把握崇拜羽蛇神的时机。神庙在墨西哥犹加敦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