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法改革的几点尝试答案,学生成为课堂的参加者。3 以实际操作为主线的练习法一般的课程是通过大量习题练习来巩固所学习的成果,《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是建立在实践操作基础上的一门课程,因此,它的练习法是实际操作,实际操作的目的之一是帮助学生理解发动机各个机构、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目的之二是训练学生根据维修手册的要求法律规范操作、正确操作,特别是一些重要零件的安装、拆卸的法律规范化操作,也是需要大量实践操作来完成的。3.1 突出实践操作的目的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需要完成的实践操作有 16 项,每一项达到的目的各不相同,环环相扣,如第一项实践操作是“发动机总体构造认识”,这是基础,只有在认识清楚发动机总体构造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课程的总体框架,其次“工具、量具的使用”也是基础,正确的选用、使用工具、量具,才能高效率的进行实践操作。3.2 突出实践操作的准确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每一次实践操作都是建立在维修手册的学习基础之上,维修手册上规定了各个重要螺栓的拧紧力矩、安装方位、安装记号等,在操作时必须根据这一规定操作,而且还要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准确地操作。比如:缸盖螺栓是很重要的螺栓,维修手册上规定了其拆装的顺序和拧紧力的矩大小,拧紧时必须达到这一力矩要求。活塞的安装也是同样有规定和要求,对于有记号的,要根据缸序和记号准确安装。3.3 突出实践操作的工艺过程维修手册具体、详细的讲述了实践操作的工艺过程,先拆什么,后拆什么,用什么工具。4 结论通过以上教法的改革,我深切的体会到,传統的教法固然需要传承,但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要达到的教学目的,以及实际的设备条件,传统的教法也是可以改革的,这样的革新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