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方案:课程实施与评价课程实施与评价工作思考(一)做好学校课程规划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制订满足学生进展需要的课程实施方案。要发挥课程 育人的作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中教育全过 程。要突出思想政治课的关键地位,充分发挥各学科课程的德育功能。要重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促进学生进展中的独特作用,统筹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 培育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因地制宜,科学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要重视劳 动教育,加强劳动教育在各学科教学中融合渗透,积极探究劳动课程实施的有 效方法和路径,使学生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本领、树立热爱劳动的品质。 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开发、开设好选修课程,逐步建立多样化的校本课程 群,满足学生个性化进展的需求。(二)加强学校课程管理要科学安排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严格根据科目设置和学分 要求安排教学,不得增减科目教学时间总量和周课时总量。要开齐开足开好国 家课程,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美术、体 育与健康等课程。鼓舞各地各校因地制宜,组织区域或校际课程选修、线上课 程修习,探究区域内和区域间学校的多方互动、资源共享,满足学生选课选考 及个性化学习需求。(三)有序推动“选课走班”各地要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探究建立行政班和教学班并存、大 班教学与小班教学、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指导学校制订 “选课走班”指南。学校要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分类 分层设计可选择的课程,满足学生不同进展需要;尊重学生的选课自主权,努 力制造条件,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开发课程安排信息管理系统,加 大对班级编排、学生管理、老师调配、教学设施配置等方面的统筹力度,提高 教学管理水平和资源使用效率,构建法律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选课走班”运行 机制。(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教育教学的讨论与指导,要把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进展核心素养贯穿整个教育过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深化 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积极探究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 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注重加强课题讨论、项目设计、讨论性 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进展。(五)加强学生进展指导学校要建立健全学生进展指导制度,建立专兼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