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茄图案的艺术特点及其在马赛族服饰上的呈现康茄是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服饰形式,也是一种特别的服饰图案。本文从东非民族马赛族人的文化风俗和着装特点切入,介绍了康茄在马赛族人的着装文化中的特别意义,并分析康茄图案的艺术特点,以及在时尚舞台呈现的崭新面貌。康茄在斯瓦希利语中,指包缠着头部肩部身体的长方形织物。在马赛语中称为束卡,特指马赛族男子身体上的长方形缠裹织物;用在马赛族妇女身上的长方形织物,则称为肯加,这三种服装形式,属于同种形制的着装方式。康茄是极具特色的民族服装,但和通常我们说的成衣有很大差异性,它没有经过严格的结构设计,不具有服装常见的领、袖、口袋等部件,而是一块儿矩形的印染织物,用几块同时来包缠头部、肩部和躯干,这是非洲服饰典型的着装方式之一,也是马赛族服饰的与众不同之处。马赛族(Maasai)是东非民族,主要分布在肯尼亚南部和坦桑尼亚北部的草原地带。属尼格罗人种苏丹类型,为尼罗特人的最南支系,使用马赛语。马赛人信任万物有灵,至今仍生活在严格的部落制度之下,由部落首领和长老会议负责管理。马赛人成年男子蓄发编成小辫,年轻妇女剃光头,他们是尼罗河游牧部落文化的传承者。马赛男人的束卡和女人的肯加马赛人的装束很显眼,男人披着“束卡”,实际上是红底黑条的两块布,一块遮羞一块斜披在一边的肩上。金黄的东非稀树草原上,走来一队身披红色披风(也就是束卡)、手持木棍的马赛人男人。这是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外一道靓丽的风景。马赛人大部分都缺少两个门牙下齿,这是从小拔掉的,为的是灌药方便,当然,那些前卫的青年们已经开始屏弃许多习俗.此外,马赛男性,人人都随身携带一根圆木或长矛用于防身、赶牛。由于长期形成了习惯,即使进城逛街也不离身,据说这是政府特许,别的人是绝对不可以这样做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赛男性的战士生活也称磨难主义生活方式:年轻男子在大约 14~30 岁时,传统上称作「磨难人」,在这个生活阶段,他们孤独地住在丛林里,部落的风俗并锻鍊体力、勇气和耐力,马赛战士以这些特征闻名於世。马赛传统规定,每个战士必须杀死一只狮子才能成人。马赛男人的披风之所以选择红色,是为了赶走狮子等野生动物,保护他们赖以生存的牛群。马赛人的服装因年龄和地点而异。例如,年轻人男性在包皮环切手术后几个月要穿黑色衣服,红色是他们的一种偏爱,其他蓝色、黑色、条纹和格子布也是东非人五彩着装的组成部分。束卡的缠裹方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