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高校的培育目标是培育素养高、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各高等学校也相应地重新制订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得到了优化。但是,假如不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许多优化的培育方案和教学内容就难以实现,不能满足本科专业 宽口径 的培育模式。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改变现有的课程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在高等理工科院校,专业课教学是培育学生综合素养及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锅炉及锅炉房设备是建环专业的专业课,其内容包括工业锅炉设备的构成及工作原理、锅炉燃料及热工计算、水循环及水处理、通风阻力计算、锅炉运行调整及自动控制、锅炉房设计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工业锅炉的基本知识,并具有合理选用锅炉、锅炉房设备运行管理以及进行锅炉房工艺设计的基本训练和初步能力。该课程一般是在第 5学期开设,具有内容庞杂、实践性强等特点。在培育计划中,这门课是安排在学生进行完本专业认识实习之后学习,但是,由于锅炉内部结构复杂,锅炉房中设备众多,实习时学生还未对锅炉有系统的了解,仅用眼睛又不可能全面接触系统,导致认识实习对其印象并不深刻。在授课时,只靠老师在课堂上纯粹的理论讲解,很难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透彻的理解。因此,在锅炉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培育目标和教学大纲不断进行改革和总结,采纳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和课程设计 三结”合 的方式,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初步具备分析锅炉运行及锅炉房设计的能力,为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一、教材优化改革,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材是老师从事教学工作的主要工具,是教学内容的载体[1]。专业课教学中的知识点与基础课有所不同,应紧跟现代科学技术进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这就要求老师上课时应科学选取合适的最新版本教材,及时反映相关技术的进展。在选择时,一方面,老师应优先考虑同类教材中反映较好并具有鲜亮特色的优秀教材:不仅反映现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还要符合我国国情。另一方面,教材改革和建设不仅反映了教学改革的成果,还推动了教学改革的深化进展。因此,今后老师应选用与实际现状贴近的课本作为教材,以便学生毕业后能够较快地胜任工作。目前,建环专业锅炉课程普遍选用的教材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同济大学吴味隆等编著的《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第五版)》,该教材属于高等学校建环专业规划教材,深受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