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 1 浅析国有企业成本管理问题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管理工作的改革也推动到深水区。要想保证国有企业的长期经营效益,企业成本的控制尤为重要。虽然部分国有企业在改革的过程中引入了部分先进管理经验,进行了一些成本管理的改革尝试,但总体来讲还是缺乏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企业的工作人员受到计划经济惯性思维的影响,没有良好的成本控制意识;而在成本管理制度的落实上,也缺乏科学的方法,导致部分成本控制息可靠性不高。因此国有企业必须对症下药,针对制度、人员、方法制定出对应的措施,切实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能力,保证企业的长期良好进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成本管理;问题与对策 企业的成本管理,关键在于控制。只有牢牢地将企业等人员、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成本信息掌握在手中,才可以对企业的经营成本进行准确推断,并制定适宜的成本结构改善措施。实际上,我国许多企业在材料、市场、劳动力等方面较国外先进企业有着不小优势,但之所以在竞争中感到吃力,就是在成本、销售、品牌等战略上不如国外成熟。因此,吸取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改革企业成本控制模式,是实现国有企业做大做强的必要手段。 一、我国国有企业成本管理的实际情况 (一)国有企业的成本管理缺乏系统、完善的管理体制 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国有企业的经营工作都以产值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只要能够完成产值,无论利润指标如何,都视为完成工作。这导致了企业管理工作只重视提高产能,完成任务,而不注重优化生产结构,使得生产成本高企,利润表现较差;即使企业的管理制度中的现有成本管理条款,也大都是针对生产成本,例如生产工作的人工、材料等费用,而忽视了对营业、管理、财务、技术研发等非生产成本的控制。 (二)国有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管理意识不到位 虽然在过去几十年间,国有企业管理制度的改革已经取得一些成效。但总体来讲,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思想还是受到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影响,在管理模式上显得较为保守和传统,成本管理意识淡薄。成本管理意识淡薄的根源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随着经济的快速进展,国有企业的生产规模、企业收益在逐年快速增加,因此企业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了生产和销售工作中,将成本控制问题搁置。这样的经营思想短时间内可以为企业带来效益,但企业的进展一旦进入瓶颈期,容易出现成本控制问题的集中爆发,带来不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