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展望一、我国外语教育史到了 20 世纪 60 年代,顺应当时中苏矛盾激化和中国与其他西方国家政治和经济交往加深的背景,教育部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做出了外语教育的改革,如专业外语教育与公共外语教育并进、重新建立一批外语院校、聘请外籍老师、选派留学生等。这些政策一直到文化大革命之前才被迫停止。但是那一时期外语教育政策的失误是显而易见的,俄语人才过剩,但是其中有很多又满足不了社会对专业的要求,比如翻译,工程等,而英语等其它外语人才缺口巨大。改革开放以后,外语教育事业迅速进展,其中的英语教育取得了巨大进展。1979 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外语教育的通知中提出,语种布局要有战略眼光和长远规划,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大力进展英语教育,也要注意日、法、德等外语的比例。此外,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英语被纳入高考范围,所占比例也逐渐增大,到 20 世纪 90 年代,英语已成为与语文、数学并驾齐驱三大主课之一。另外,各种英语水平考试被引进和启动,各种民办外国语学院、英语培训市场、教材等纷纷出现。二、外语教育现状我国外语教育,特别是英语教育,在轰轰烈烈开展的背后,一些问题不可避开地显现出来。而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和修改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反映出长时间积累的一些问题。例如,各种外语重要性应如何排列,各自应占什么比例,培育多少学生,应如何连贯成一体等。为了适应 21 世纪我国国民综合素养提高的需要,教育部决定从 2001年秋季开始,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2024 年秋季开始,乡镇所在地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这标志着我国的英语教学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近几年来,我国城乡中小学在课时安排上,已经把英语与母语置于同等地位。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小学英语教学大纲将英语课设置为每周 4~5 课时,每课时 40 分钟。目的是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掌握一定的词汇(接触 1200 个单词,会拼写 450 个左右)和最基本的语法知识,培育学生基本的日常会话能力以及拼读、拼写能力。同时,注重培育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喜爱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为他们升入中学继续学习英语奠定初步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英语课为每周四课时,目标定为:学生应能从口头和书面材料中猎取所需信息,能就熟悉的话题用英语与老师和同学进行简单的口头笔头沟通,能对事物进行简单的描述并做出自己的推断。全日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