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学《三字经》的故事-小学读后感500字

我学《三字经》的故事-小学读后感500字_第1页
1/8
我学《三字经》的故事-小学读后感500字_第2页
2/8
我学《三字经》的故事-小学读后感500字_第3页
3/8
我学《三字经》的故事-小学读后感 500 字我学《三字经》的故事-小学读后感 500 字 1 《三字经》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的精华,也是我们中国人的国学。《三字经》三个字为一句话,一段共有四句。《三字经》主要是写人的善、恶、学、孝、礼、仪,它是一……本很有教育意义的书,它教育我们要爱国爱校,亲师爱友,勤于读书它教会我们太多做人的道理。 “……”《三字经》最经典的台词: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几句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意思是:人生下来,天性都是好的,只是后来由于各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形成的生活习惯不同,才使人们的性格不同。假如从小不好好教育,它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特别是读到: 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时。 我真的很感动,黄香九岁时,就懂得孝顺父亲,夏天为父亲摇扇子,冬天给父亲暖被子。孔融四岁时就懂得把大个儿的梨让给哥哥吃,自己就吃小的。而现在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自以为是。所以我们更要好好学习黄香和孔融的高尚品德,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书中的: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让我明白了小时候不好好学习是不应“该的,那样老的时候就不会有所作为。俗话说的好: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读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使我知道了玉不经过雕刻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皿。人假如不学习,就不会知道做人的道理。 读了《三字经》里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让我感悟到了其中的含义和道理,也坚定了自己的学习态度。我要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学《三字经》的故事-小学读后感 500 字 2 记得读幼儿园暑托班的时候,那里的老师教会了我背三字经,小时候只要我一背,总是能得到亲戚朋友的表扬,那时只是觉得三个字三个字的背着好玩好听,却不知道什么意思,有什么用。 这个寒假,妈妈给我买了本《三字经》的书,书上对与每一段三字经都有释文和相应的故事,我读了一下子明白了,《三字经》是集合了古代人民的智慧,教我们做人的道理的一本书。 “我觉得作为一名一年级的学生,学习上,书中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教育我“从小就应该好好读书,学习礼仪道德和做人的道理,记得一年级下册语文书中有 一日之”“”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学《三字经》的故事-小学读后感500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