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国防动员的战略内涵和功能定位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重大战略问题。国防动员具有的积蓄国防潜力和将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的功能作用,决定它在国家安全和进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新形势下,要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实现国防动员与军队和社会同步进展,必须审视国防动员的战略价值,确立国防动员的战略定位,使国防动员与其它战略层面的活动有机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国防动员的战略效能。一、准确把握国防动员的战略内涵(一)国防动员的概念国防动员是国家为应对战争或其他安全威胁,使社会诸领域的全部或部分由平常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的活动。包括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政治动员、民防动员、科技动员、装备动员等。国防动员工作全过程包括动员的准备、实施和复员。国防动员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对战争的胜负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与国家的安全息息相关。(二)国防动员的实质国防动员从本质上讲,就是通过造成一种特定的社会条件,将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即“平战转换”的过程。“平战转换”,即指社会管理体制由和平状态向战争状态的转换,又指改变国家全部或部分综合国力的存在状态,以适应战争或应对其他危机的需要。从能量转换的角度看,战争准备是积蓄能量,战争实施是释放能量,而动员则是连接二者的中介。国防动员是联结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重要组织形式,是把国防动员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的有效措施,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和进展的战略手段。(三)国防动员的实施主体国防动员的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利益和意志的体现。国防动员的准备与实施,包括的方面很多,比如:武装力量、国防经济、国防科学技术的建设和运用,以及外交艺术的进展和运用等,与此有关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的安全和进展,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国家在宪法中规定了国家最高國防领导的责任和权限,在平常和战时通过颁布相关法律法规,给予各级政府、军事指挥机关领导指挥动员工作的权利和责任,给予其必要的权威,并用法律或行政法规来约束、法律规范公民和军队在动员中的行为。(四)国防动员的主要对象国防动员的对象是动员实践活动的客体,即国家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并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人的主观努力把动员意图和过程施加其上的客观事物,包括一切能够为战争服务的国防资源。在国防资源诸要素中,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存在于综合国力之中,是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