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推动教育事业进展的主体老师,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要培育造就二十一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养的老师队伍.而老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老师的师德,老师的师德决定了老师的素养,老师的素养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动素养教育,深化队伍建设的总枢纽,也是搞好教育战线行风建设,决定老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 当前,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老师良好的整体形象.例如:老师急于求成,往往口不择言,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因做错题而罚抄卷子,迟到就罚打扫除等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老师不公平地看待学生,把学生清楚地分为三六九等,做不到一视同仁.对优生"笑脸相迎",对后进生"横眉立目",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损害;追逐短期效益,盲目地乱办班,乱收费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导致师德失范现象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老师教育理念陈旧,其理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框框里,只注重学生的智育进展,忽视了学生人格培育,没有注意心灵的沟通.二是老师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质,而教育学生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品质的缺乏轻者对学生恶语中伤,重者对学生体罚.三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缺少爱心,不会关爱学生.四是教育评估机制,仍以应试成绩为核心,老师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延缓了师德建设的进程.师德形成决非一种表面的具体行为.任何一种师德表现都能折射出深层的东西,它包含着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管理观,学习观,评价观等一系列相关理念在内的综合观念.一句话,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师德表现. 在推动素养教育,提倡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形象,已成为广阔老师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 二,以身示范,情感育人. 搞教育不能搞形式主义,这也是一种不理智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因为,学生的成长和进展有其阶段性,不能强求一致,无法整齐划一.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细节.我们的老师队伍中,绝大多数责任心都很强,然而,仅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去面对学生之间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琐碎小事也会变得富有诗意,不仅要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还要有爱的艺术. 三,加强学习,树立先进理念.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已经成为衡量老师师德的最低标准.当代师德不仅要有高度的政治思想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