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教学情境创设的几点做法1.从实际生活中创设情境。2.从相关学科中创设情境。3.从实践操作中创设情境。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时,老师让学生把画好的三角形剪下来,然后再剪去 3 个顶角,最后把 3 个角的顶点和边重合拼接在一起,观察并度量拼接后角的度数。学生在动手实践操作中,经历了“过程与方法”,通过画、剪、拼、量的过程,直观地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同时在拼的过程中体验到“做辅助线的方法”,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增强了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从新闻事件中创设情境。5.从文化进展中创设情境。课标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进展的历史中,有许多数学故事、历史人物、经典题型,用这些故事、人物、例题来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如学习“勾股定理”时,可以借用人教版数学教材的封面,其图案是 2024 年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大会的会徽,说明它是在公元前 1100 年我国数学家发现的,在《周髀算经》记载有“勾三股四弦五”的经典论述。通过这个情境,感受勾股定理的丰富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6.从知识关联中创设情境。7.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信息技术可以创设、模拟多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把静态、文字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动态、图文并茂的学习资源,让图形“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平移”时,老师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滑雪的运动员、电梯的运动、行驶的火车上的物体等,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移”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