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风热侵袭:耳鸣初起,病程较短,可伴耳内堵塞感或听力下降,或伴有鼻塞流涕、头疼、咳嗽等症,舌质稍红,苔薄黄或淡白,脉浮数。(二)肝火上扰:耳鸣的起病或加重与情志抑郁或恼怒有关,口苦,咽干,面红目赤,尿黄,便秘,夜寐不宁,胸肋胀痛,头痛或眩晕,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三)痰火郁结:耳鸣,耳中胀闷,头痛如裹,胸脘满闷,咳嗽痰多,口苦或淡而无味,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四)脾胃虚弱:耳鸣的起病或加重与劳累有关,或在下蹲站起时加重,倦怠乏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纳呆,腹胀,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五)肾精亏损:耳鸣已久,腰膝酸软,头晕眼花,发脱或齿摇,夜尿频多,性功能减退,潮热盗汗或畏寒肢冷。舌质淡或嫩红,脉细弱或细数。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耳鸣1、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噪声刺激。2、遵医嘱给予耳穴贴压、取内耳、神门、肾心等穴。(二)耳内闷胀1、观察有无耳病情况。2、伴鼻塞、流涕时指导正确擤鼻方法。3、行鼓气吹张法,即捏鼻闭唇鼓气。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听会、听宫、耳门、翳风等穴。(三)夜寐不安1、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心肾、交感、神门等穴。2、遵医嘱穴位按摩取神门、三阴交、肾俞、涌泉等穴,伴心悸者加内关、心俞等穴。3、遵医嘱中药泡洗。(四)心烦意乱1、给予心理疏导。2、辩证论治,给予中药汤剂口服。3、遵医嘱给予耳穴贴压,取内耳、肾、肝、神门、皮质下等。4、遵医嘱给予穴位按摩,取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神门、内关、劳宫、少府、中冲等。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2、注射给药3、外用中药(二)特色技术1、耳穴贴压2、穴位按摩3、中药泡洗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1、耳鸣患者应避免处于过分安静的环境下,适度的有声环境有助于减轻耳鸣。2、注意饮食有节,起居有常、顺应天时。3、保持良好的睡眠,有助于防止耳鸣加重。4、晚上睡前用热水泡脚,有引火归原作用,有助于睡眠及减轻耳鸣。(二)饮食指导1、风热侵袭:宜食疏风清热,散邪通窍的食品,如桑叶茶、菊花茶。2、肝火上扰:宜食清肝泻火,开郁通窍的食品,如栀子茶、薄荷茶、绿豆、冬瓜、菊花茶。3、痰火郁结:宜食化痰清热、散结通窍的食品,如薏苡仁、梨、枇杷。食疗方:百合粥。4、脾胃虚弱:宜食健脾益气,升阳通窍的食品,如黄芪粥,葛根粥。5、肾精亏损:宜食补肾填精,滋养耳穴的食品,如山药、丹皮、枸杞子。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