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命年的回想教案篇一:本命年的回想《本命年的回想》学习目标:1.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学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过年的习俗,并说出所包含的文化内涵。2.赏析文章所展现的民俗图景及生动传神的语言。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味浓郁的乡土风味教学难点:理解过年习俗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培育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新年歌曲一.导入宋朝诗人王安石写过一首诗《元日》,哪位同学会背,请给大家背一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请问:这首诗描写了我们中国哪个民间传统节日?(春节)谁能说一说我们这里过年都有那些习俗?你喜爱过年吗?我们现在过年的气氛已经很淡了,所以有的同学会觉得过年没什么意思,那么,就让我们通过著名乡土作家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这篇文章去感受一下浓浓的年味儿。(板书)二、解题说说什么是本命年?本命年的习俗寄予了人们怎样的情感?三.赏析文本,体味浓郁的乡土风味(生答第 5 个)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看看北方旧时过年有哪些习俗?请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如:炒年货】3.同学们能不能从第三段中找出能体现运河父老乡亲过年感受的四个词语?这四个词语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明确:课文以时间为明线,过年的气氛暗含其中,再加上自然的衔接,读来当然有条不紊。这么多过年的习俗,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例:我最感兴趣的是:炒年货“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毕剥毕剥”这些重叠式的词语让人难以想象到底炒了多少年货,渲染了过年喜庆喧闹的气氛。“土炕烫得能烙饼”这句话用了夸张的修辞,而且选用的都是极具家乡特色的物品:“土炕”,“烙饼”,浓浓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刘绍棠:现代著名作家,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主席。他的作品贴近农村乡土生活,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长期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俗、地方特色、乡土题材”的创作思想,被誉为“京郊风俗画家”。代表作有:《娥眉》《青枝绿叶》《京门脸子》《蒲柳人家》5.过渡:请同学们再次快速浏览课文,了解:我们民族过年的风俗除了欢天喜地地饱享一年的劳动果实之外,还寄予着哪些美好的情感?喜庆五谷丰登,享用劳动成果;祈求来年好运,祝福平安幸福;增进亲人感情,和睦人际关系。四.拓展延伸1.过渡:过年的每一个风俗都寄予着老百姓的情感,每一个节日都彰显着中华的文明与精神。刘绍棠用他生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京郊大地上春节民俗的漂亮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