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来了2024 年的 3 月 14 日,是谢飞鸣格外快乐的一天,因为江苏省省长李学勇要亲自主持政府专题会议贯彻落实《江苏省新能源汽车推广指导意见》了。这次会议不仅明确了新能源汽车在江苏省各地上路的时间表:2024年~2024 年,在南京、苏州、南通试点;2024 年~2024 年,在无锡、常州、盐城、扬州、镇江等地试点;此外,还部署了各试点城市在试点期内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的规模(1000 辆),其中,纯电动汽车占 50%以上。在谢飞鸣心里,地方政府及时出台的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为苏州金龙找到了另一个拓展市场的机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主动求变,不断升级产品革新正是苏州金龙得以快速进展的根基。实际上,自 2024 年 1 月起,谢飞鸣等苏州金龙的领导高层们就已审时度势开始着手实施两个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了:一是与清华大学机械学院合作,成立清华-海格新能源客车讨论所,专业研发各类新能源汽车;二是与苏州创元投资进展集团公司,以及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合作,成立海格新能源电驱动公司作为生产基地,目标是至 2024 年在苏州形成年产3000 辆各类新能源客车的产能和产业链。就国内目前而言,新能源汽车动力技术主要分为四类,即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与氢内燃机。其中,前三类进展得最快,也相对较为成熟,而苏州金龙正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之一。据此,有业内专家认为,苏州金龙新能源两个项目的上马,标志着其将成为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基地之一。直到现在,苏州金龙仍是中国目前客车业界成长最快的企业,率先拿到了多张逆势出牌的秘方,而上马新能源项目就是其逆势出牌的秘方之一,如今已初见成效。谢飞鸣还告诉《汽车观察》记者,苏州金龙每年花在研发上的费用支出差不多是公司整个销售总额的 4%,相比其他中小企业,这确实是苏州金龙在实力上的优势体现。但在尝试变革的道路上,谢飞鸣看到的更多是公司内部的不足,虽然多年来能够顺利完成销售目标,但净利润仍然偏低,所以企业未来会更加注重产品结构与市场结构的调整。从 2024 年开始,苏州金龙正式提出了一个转移战略目标,即向优质产品转移、向优质订单转移、向优质管理转移。经过 15 年光景的沉淀,“既能够紧跟市场需求,又能够适当控制产品开发成本”的战略思维,促使苏州金龙成功蜕变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完整且综合性的、中国造的世界客车品牌,而这也正是苏州金龙面对全产业链战略转型期的最大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