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摘 要] 探讨和构建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以机械零部件设计岗位能力培育为目标,以真实机械产品、成型机为教学载体,实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校企合作等多样化教学模式,实施行动导向课程教學,旨在强化培育学生机械设计职业能力,注重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的培育,全面培育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讨论结论可为其他机械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关 键 词] 教学模式;任务驱动;评价多元性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涵盖了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三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高职培育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但在以往传统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了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脱节,学生专业技能薄弱等问题,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机械零部件设计岗位能力培育为目标,以成型机为教学载体,设置紧贴企业实际工作,仿真或全真的学习情境,若干学习型工作任务及实训项目,采纳“做学教”一体化及实训巩固训练的教学模式,以实际工作过程为脉络,以小组团队学习的形式,按“五步教学法”展开实施教学。一、“做学教”一体化的人才培育模式在我国教育体系“做中学”和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教育理念的引领下,依托学院一体化的教学场所、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内容体系及机械设计基础立体化的教学资源,根据设定的任务特点,在老师讲授与引导下,学习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感受企业法律规范及企业文化,归结出“做学教”一体化的人才培育模式,提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习自主。“做学教”一体化的人才培育模式,本质是知识、能力和素养一体化教学理念的反映和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的体现。实施“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老师应勇于突破老旧教材和过时教学理念的束缚,紧紧依靠当前企业的生产现状和科技热点来组织教学,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课堂围绕具体的生产项目进行讲授。老师应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将学生的理论知识结构与实操进行有机融合,真正把“做”融入教学环节中。二、基于行动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采纳以行动为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选择实际岗位中的任务作为教学任务,根据能力培育目标的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教学过程的系统化设计并组织实施。课程实施过程中,采纳任务提出、知识学习、分析实施、任务检查、沟通评价的“五步教学法”。(一)任务提出通过充分的企业调研,出企业岗位的典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