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析《聊斋志异》中的骈文判词

浅析《聊斋志异》中的骈文判词_第1页
1/1
浅析《聊斋志异》中的骈文判词关键词:席方平;胭脂;感情释放;形式;典故从读者的角度来看,这些气韵流走,铿锵有力的判词也是一种巨大的精神能量的释放。如《胭脂》一篇,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冤外有冤,案中有案。先是鄂生的被冤论死,幸有吴公的翻案,了鄂生的冤屈;而吴公“播乱”却并未“返正”,介宿被冤,秋后处决;最后才由施公愚山巧施妙计,揪出真凶。这个案子二易主审,三变凶手,情节跌宕起伏,紧紧吸引读者注意力,营造强烈的艺术氛围的同时,也给读者造成巨大的心理紧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读者不能一直处于这种悬念与心理紧张之中,在历经了种种迷惑与心理紧张的蓄积之后,读者也需要发泄,才不至于使这种紧张成为一种心理负担。在精神高度集中的期待中,这样有气概的判词不失为一种巨大的精神能量的释放。读者从这些酣畅淋漓的骈文判词之中,使案情昭雪的期待得到了实现,而“仰彼邑令,作尔冰人”2的这种富有人情味的温情判决亦使读者会心一笑,久久回味。可以说散文完成了故事完整的叙述,而这些骈文判词在概括大致情节的同时集中体现了《聊斋志异》作为文学作品的纯文学色彩。注解:①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十《席方平》,中华书局 2024 年版。②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十《胭脂》,中华书局 2024 年版。③ 唐李固《幽闲鼓吹》,《四库全书》子部,小说家类,杂事之属。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析《聊斋志异》中的骈文判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