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校园文化与艺术在育人中的作用摘要:小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的关键成长时期,这正是开展德育教育的关键阶段,受到我国传统德育教育环境的制约,小学生难以树立终身性、科学性的道德观。针对此问题,本文将探讨如何立足于现有的办学条件,通过校园文化导向及活动实践等措施,践行小学德育教育,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实现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进展。關键词:小学教育校园文化与艺术育人作用教学环境引言校园文化建设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有利于学生批判及继承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是推动文化创新的重要方式。综合来看,校园文化涵盖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德育活动的本质在于为社会培育有理想、有道德的复合型人才。实践证明,校园文化及艺术活动具备良好的育人功能,能够健全小学生人格,培育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1]一、校园文化与艺术活动的功能小学生的健康进展离不开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引导,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为小学生制造良好的教育进展环境,进行各类丰富多彩活动的开展,实现融洽性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实践证明,通过对校园文化与艺术育人功能的发挥,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2]1.心理催化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具备极高的情感感染力,它将情感、意志、品德等内化到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通过对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的塑造,有利于陶冶学生的精神情操,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行为风气,从而提升学生的精神文化境界,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2.行为导向作用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的综合反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学校不成文的行为准则,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学习生活、行为的进展。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实现学生心境的调节,能够给予学生健康的、积极的外部环境刺激,转变学生内心的不平衡状态,使其奋发进取、情绪高昂,有效法律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二、校园文化育人措施1.和谐校园精神文化氛围的营造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精神文化体系的核心,其包括了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两个范畴。我校以“成长沃土,健康人生”为办学理念,以“办一所环境美、人和谐、质量优的农村品牌学校”为目标,践行“润化教育”的办学特色。为进一步培育良好的精神情操,体现校园和谐性的特点,以及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与艺术的育人功能,实现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我校通过以下抓手达到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的目标。(1)民族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