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生音乐兴趣的培育常言道:“兴趣是生活的老师”。对一个学生而言,除了自己天生的悟性外,还必须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学生的真正目的,就是要他们打开智慧的天窗,使他们能够敏锐地观察到社会上的好事与坏事、真与善、丑与恶,能够洞察出社会上的矛盾和缺陷。作为家长和老师应重点培育他们的兴趣,有了良好的兴趣,什么都能仔细、刻苦、投入。如何上好音乐课,是每个音乐老师都在探讨的问题。那么,怎样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音乐呢?下面笔者就如何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几点浅见。一、要专心致志地爱学生作为一个老师,在自己的教学中,总是面对着形形色色的学生,其中有优秀的,有淘气的,有活泼聪慧的,有愚蠢痴呆的。总之,不管是遇到哪一类学生,在老师的眼中绝对要以一个慈善家的心态去对待,不能鄙视孩子。而有些老师恰好是这样:学习越好,他越喜爱;学习成绩差,越看不起他。这样在学生中,自然地有了一定距离。记得有一次,吃晚饭后我跟一伙学生去散步,其中有一个非常淘气的学生,平常他无恶不作,但从那一天后,他却改变了以前的坏习惯,原因是我每天吃晚饭后,都去喊他散步。在散步的同时,我跟他谈心、沟通思想、谈他的爱好,结果发现他非常喜爱音乐,于是我又讲了一些有关音乐理论的知识,还示范了吉他弹唱、笛子演奏。他的兴趣已转移到了音乐上,在淘气的学生中,再找不到他的影子了。二、给学生制造良好的音乐氛围俗话说:“将门出虎子。”这话不无道理。父母的、爱好、气度、品质常常会给孩子造成影响,会成为孩子和学生塑造自我形象的“镜子”,因为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的。还有人们常说“名师出高徒”也是同样的道理。很多著名的音乐家都是出生在具有良好音乐基础的家庭中,如贝多芬、舒伯特、舒曼、华格纳、巴赫等,尤其是巴赫家族,在八代中就出现了二十多位音乐家,制造了空前绝后的奇迹。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孩子的气质往往和父母的性格有相似之处,假如父母性格都比较内向的,其孩子的性格也显得有些孤僻、忧郁;而一个爱好兴趣广泛的老师同样也可以影响一批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常常以情动人、以艺感人、在学生中自然塑造了一种良好的形象,也树立了自己的威信。而学生恰好在自己的生活中无形地受到影响,使之与老师爱好相投的学生自然相结相知相好;学生的潜能不知不觉得到挖掘。现在的一些家庭中,父母不去了解自己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