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自有人类生活以来就有文化的形成,文化一直以多元形态的样貌在人类生活中有形或无形的展现着、影响着。随着时间的推移,见证人类文化进展最具体的就是基于传统的经济以及社会生活中发生过较大作用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遗留形态。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欧洲许多国家开始兴起保护具有一定意义或者在特定时间段发挥过较大作用的历史遗存的潮流。但是,就现实而言,由于工业化的加速进展,城市化过程不断推动,许多宝贵的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面临破坏、消逝或均质化的威胁或者称之为一种危机。“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概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 1972 年通过《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公约(ConventionConcerningtheProtectionoftheProtectionoftheWorldCulturalandNaturalHeritage)》以此为契机来保护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1996 年世界旅游组织(WorldTourismOrganization)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认旅游业中可持续进展(SustainableDevolopment)与文化的关系,签订《可持续进展的旅游事业协定》,文化在旅游业的进展获得重视与肯定的价值。随着社会的进展与演变,文化已经不再是一个静态的名词,而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动词。文化遗产亦不再只是静态的保存与象征性的存在,而是可以被给予和创意的動态实体。人们可以透过观光旅游、实际体验人类进展历史留下的宝贵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 1972 年正式将全球具有普世显著价值的建筑物、纪念场域等收录于世界遗产名录中加以保护和推广。在学术界,世界遗产是一门整合自然学、地理学、地形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语言学、都市设计、建筑学、艺术学、美学、博物馆学和学等跨自然和人文领域的新兴学科。除了世界遗产学一门新颖的学科进展外,也有学术期刊(如:InternationalJournalofHeritageStudies、JournalofCulturalHeritage等)让讨论者沟通相关讨论成果。另外,除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中心外,国际间亦有一些如:世界文化遗产纪念物基金会(WorldMonumentFunds)。在国际间,遗产观光被视为重要的进展内容(Cossom,1989;ZeppelandHall,1991;MartinandMason,1992;Waters,1994;Page,1994,引自 CarterandHorneman,2001)。1979年,世界旅游组织于第三次代表大会后,决议将每年 9 月 27 日定位世界旅游日,1980 年首个世界旅游日,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