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光纤通信的进展随着全球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光纤通信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也同时促进了光纤通信技术的进展。我国是一个通信大国,光纤通信产业对我国来说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的光纤通信系统正朝着超高速、超长传输距离、超大容量以及全光网的方向进展。近几年来,随着通信市场的逐步开放和进展,光纤通信技术也得以迅速进展。光纤通信总体来说,就是通过将携带信息的光波注入光纤,以便在光纤中达到传输的目的。典型的通信系统如图 1 所示,发送端的电端机把信息进行模/数转换,用转换后的数字信号去调制发送机中的光源器件 LD,输出发出携带信息的光波。光波经光纤传输后到达接收端,光接收机把数字信号从光波中检测出来送给电端机,而电端机再进行数/模转换,恢复成原来的信息。调制方式可以有相位调制、频率调制、强度调制等,但从目前的技术和有用水平,大多都是采纳的直接强度调制和直接检测的方式,并且一般采纳数字调制的方式。一、光通信的进展历史(一)光通信的开端(二)光通信的里程碑1966 年,高锟博士在讨论了光在石英玻璃纤维中传输的特性极其损耗问题之后,发现引起光在传输中损耗的主要原因是其中含有过量的铜、铁、铬、锰等金属离子和其他杂质,其次是拉制光纤时由于工艺技术等原因造成了芯、包层分界面的不均匀,导致光在玻璃纤维中传输的折射率也是不均匀的。(三)光通信实质性突破的进展1970 年,在高锟讨论理论的指导下,美国康宁公司率先成功的拉出了第一根损耗为 20dB/km 的光纤,同年贝尔实验室也成功的研制出了可以在室温条件下工作的半导体激光器,这标志着一种崭新的光通信技术的诞生。(四)光通信飞跃式的进展1977 年,美国在芝加哥开始了 44.736Mbit/s 的光通信实验。1978 年,日本开始了 32.064Mbit/s 和 97.728Mbit/s 的光通信实验。1979 年,美国和日本均研制出了波长为 1.35μm 的半导体激光器,并且同时进行了波长为1.31μm 的多模光纤传输系统的光通信试验。1980 年,140Mb/s 的多模光纤通信系统进入商用化阶段,并开始进行单模光纤通信系统的试验工作。1990 年,565Mb/s 单模光纤通信系统进入商用化阶段,并逐步制订数字同步体系(SDH)的技术标准。1993 年,622Mb/s 以下的 SDH 产品进入商用化阶段。1995 年-1996 年,2Gb/s、10Gb/s 的 SDH 产品先后进入商用化阶段。1997 年,20Gb/s、40Gb/s 的 SDH 产品实验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1973 年,武汉邮电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