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浅谈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_第1页
浅谈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_第2页
浅谈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_第3页
浅谈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水稻纹枯病是一种水稻真菌性病害,发生普遍,给水稻生产造成很大损失。了水稻纹枯病的发病症状、发病因素,从选育抗病品种、做好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适时药剂防治等方面提出了水稻纹枯病的综合防治措施。随着氮素化肥用量增加和不注意防治及不利气候条件的影响,近年来水稻纹枯病的发生越来越普遍,危害日益严重,纹枯病主要引起鞘枯和叶枯,严重时易造成倒伏,使水稻结实率降低,秕谷率增加,粒重下降,发病田块一般减产 10%~50%。2000 年以来,北方稻区纹枯病的发生也逐年加重,成为北方稻区水稻主要病害之一。现将该病害的发病症状、发病因素及防治方法等如下:1 发病症状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水稻苗期到穗期均可发生。病害发生先从离水面较近的叶鞘开始,逐渐向上部蔓延,初发生时形成椭圆形、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变为不规则形、灰白色并有明显褐色边缘的病斑。常是几个病斑连成一片,呈云纹状。干燥时,病斑边缘褐色,中央灰绿色,后变成白色。潮湿时病斑呈水渍状,边缘暗褐色,中央灰绿色,病鞘常因组织受破坏而使其上的叶片枯黄。叶片染病,病重的叶片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茎秆受害,症状似叶片,后期呈黄褐色,易折。稻穗受害可使稻颈、穗轴、颖壳等部位呈绿色湿润状,后变黄褐色,并直接造成谷粒不实和秕谷增加。潮湿时,病部长出白色蛛丝状的菌丝体,逐渐集结形成菌核,菌核深褐色,易脱落。条件适宜时,病组织表面有白色粉状子实层,即为病菌的担子和担孢子。2 发病因素菌核数量是引起发病的主要因素。菌核数量达到 90 万粒/h㎡以上,遇适宜条件就可引发纹枯病發生。高温高湿是发病的另一主要因素。水稻纹枯病是一种在高温、高湿情况下发生的病害。当气温达 22℃以上,相对湿度 90%以上时,即可发病。在 23~25℃并伴有相当的湿度时,病情扩展迅速。温度 28~32℃和 97%以上的相对湿度,菌核就可萌发形成菌丝。假如水稻生长前期雨天多,湿度大,气温偏低,病情开始扩展和蔓延;中后期湿度大,气温偏高,病情迅速扩展蔓延;后期高温干燥,病情得到抑制。长期深水灌溉,偏施和过量施用氮肥,使水稻茎叶徒长,抗性下降,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3 综合防治方法3.1 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抗病性强且高产的品种用于生产,是解决纹枯病危害的有效途径。从植株形态结构考虑,种植一些高秆窄叶品种,使田间不易郁闭,增加通风透光,降低稻丛间湿度,不利于病菌繁殖,可起到避病作用。根据盘当地气...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阳光书坊+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阳光书坊,传播未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