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真人秀节目的人物塑造[关键词]真人秀节目;人物塑造;制作方法一、前期策划中的点与线真人秀节目归根结底是要塑造人,而前期策划中对于人物的“点”和“线”的讨论与串接,正是塑造立体人物性格的重要前提。二、后期文案中的再次创作一般来说,重点人物的故事线索,由于前期观察和设计都较为充分,呈现在最终脚本中时往往偏差不大,而且常常会在匹配之后有所增强。但更大概率的事件是,后期文案将会成为大幅改变叙事逻辑和叙事主体的二次创作。也正是在这一阶段,人物性格的展示将会成为成品节目完成编辑的重要基础。而这一阶段对于人物性格的深度或重新解读,也将成为最终的观众视角。此时,此前关于人物“点”与“线”的分析仍然存在,但将发生重要变化,这种变化就是之前的分析,在经过实拍检验后的修正、完善后,成为实实在在的故事线。三、后期剪辑中的取舍后期制作是整个节目的最后一个阶段。对于真人秀节目尤其是户外拍摄为主的真人秀节目的后期制作来说,困扰编导的常常有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时间线上海量素材的取舍,二是枝蔓较多的人物性格的精炼。总的来说,都是取舍问题。为了保证后期制作有足够的镜头可用,动辄 20 个以上机位设置的真人秀节目比比皆是。所以,当前的真人秀节目剪辑普遍会有“粗剪”和“精剪”两个阶段。粗剪阶段,数百小时的素材转化为 2 小时左右的版本,精剪阶段,再剪辑出最终的播出版本。除此之外,还可以给出另一个具有参考性的因素。目前,电视台播出的户外真人秀节目时长在 90分钟上下,网络制作的节目时长在 45-60 分钟。但由于主体受众的年龄不同,导致两个平台的受众对节目节奏的要求略有不同——后者较前者更要求叙事节奏轻快。所以,综合起来,无论电视台还是网络,其制作的一集真人秀节目,能够突出展示的人物数量基本一致——一般在 5 个上下。可以想见,无论是基于素材量还是播出时长,后期剪辑都是一个需要不断进行取舍的过程。有些节目由于有天然的叙事结构,比如《中国好声音》等依托于竞赛,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相对剪辑压力较小。但对于户外真人秀的编导来说,几乎是要每集重建一个完整的剪辑思路。依托什么来形成剪辑思路?人物的展示几乎是不二之选。有人或许会说故事才是剪辑思路的依托,但实际上,没有主角的故事只能是失败的故事。成熟的真人秀节目编导,会在剪辑之初确认本集故事的主人公及次重点人物。基于此,再围绕剪辑脚本中为刻画人物所展开的故事进行最终取舍。当然,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