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理论视角下的公共行政讨论综述[摘要]集中于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讨论的混沌理论为公共行政讨论提供了新的范式。公共行政系统的现实复杂性,使得混沌理论在公共行政领域具备了可行性。我国对于混沌理论视角下的公共行政讨论主要集中于公共组织、公共决策和公共危机处理三个方面。混沌理论为公共行政提供了一个新的讨论范式,但是目前国内混沌理论视角下的公共行政讨论还存在诸多不足,对于未来进展我们仍需努力。[关键词]混沌理论;公共行政;公共组织;公共决策;公共危机管理混沌理论的讨论和应用不仅开创了自然科学的新范式,而且其影响范围已经延伸到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等众多社会科学领域。[1]社会科学讨论历来借用自然科学的概念、方法或范式。牛顿力学强调秩序和可预测性。基于此,传统的公共行政讨论局限于线性理论讨论。作为讨论非线性动态机制的混沌理论为公共行政讨论提供了新的范式。一、混沌理论的概念认识混沌的定义国内外均有论述。洛伦茨认为“混沌这个术语泛指这样的过程,它们看起来是随机发生的而实际上其行为却由精确的法则决定。”[3]也有学者从辩证的角度定义混沌。赫柏林认为:“混沌是确定论系统的随机性”;斯特瓦尔特认为“浑沌是完全由规律支配的无规行为”。[4]国内学者对混沌的定义借鉴了国外的讨论观点。黄润生认为混沌是一种貌似无规则的运动,在确定性非线性系统中,不需要附加任何随机因素亦可出现类似随机的行为(内在随机性)。混沌系统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对于初始条件十分敏感,因此从长期来讲,系统的未来行为是不可预测的。[5]此外,学者陈宁等人认为,假如一个系统:(1)有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2)是拓扑传递的;(3)在出现混沌的区域内有稠密周期点,那么这个系统就是混沌。[6]对于公共行政讨论而言,混沌理论是一个新的范式。对混沌理论特征或内容的进一步探讨能够使我们对该范式的认识更深化。王为民指出,混沌理论的构成要素有五个,分别为奇异吸引体、分歧点、耗散结构、自组织特性、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依赖。朱春奎认为,混沌理论的基本要义有,非线性、蝴蝶效应、奇怪吸引子、复杂的形式、递归对称、反馈机制、分岔、分形与类似。方典昌了混沌动力系统的四个基本特征:混沌是有界的;确定性系统具有内在随机性;相空间轨线具有分形性质;混沌系统的普适性。此外勾春萍则从三个关键词上概括了混沌理论的要义:初始条件、临界水平以及非线性。二、混沌理论视角下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