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滇南也有个“临安城

滇南也有个“临安城_第1页
1/4
滇南也有个“临安城_第2页
2/4
滇南也有个“临安城_第3页
3/4
滇南也有个“临安城“临安二月天气暄。满城靓妆春服妍。花簇旗亭锦围巷,佛游人嬉车马阗。”明朝诗人杨慎的这首《临安春社行》,写的不是杭州,而是西南边陲的一个古城——建水。细微之处皆文化建水的“古”和其他古城不太一样。被称为古城的地方不少,那些地方有古时的建筑或痕迹,如城楼、庙宇、小桥等,像是在橱窗中展示的“古”。建水的“古”,是留存并延续在生活中的,在这里,传统的生活方式没有丢失。走在古城的街道上,挑着扁担卖水的,躺在庭院里小憩的,门口支着小摊卖木瓜水的,围坐在小摊前吃烧豆腐的,在紫陶上细细作画又刻填的,靠着锄头坐在桥头乘风纳凉的,背一笼早上刚摘的青菜沿街叫卖的……古老的生活方式浸透在这里,亲切熟悉,随处可见。现代诗人于坚到了建水,非常惊讶,“杨慎诗里描写的建水,并未隔世,我几乎以为,杨慎才搁笔走了不久。杨慎笔下的这个建水城大体上还存在着。不仅是城池、建筑、雕梁画栋、朱门闾巷、水井、牌坊、饭馆、荷塘稻田……最重要的是,杨慎诗中写到的那个世界,虽然细节已经改变了许多,但氛围依旧可以感受到。”在相对完整的占城内部,斑驳沧桑的明清民居星罗棋布,数十座元明清三代的寺庙道观和官府衙署错落有致,上百口古井依旧在发挥功用。团山村、新房村、老易屯、贝贡村等美轮美奂的古村落散落于城外,像星星一般拱卫着建水古城。无论是巍然屹立六百余年的东门朝阳楼,还是建筑规模和占地面积位居全国第二的建水文庙,或是有“滇南大观园”之称的汉族传统民居朱家花园,都展示出古城不一样的气魄和底蕴。细微之处皆尽文化的厚重,路边的一栋建筑,一道小巷,斗拱廊柱,石雕柱础,地砖台阶,瓦头屋角,土墙砖墙,轩窗朱门,壁画石刻,花纹云纹……即使是巴掌大的方寸之地,也令人驻足。不忍离去。可与昆明府和大理府比肩据《建水县志·简本》载,建水城,汉时属益州郡母摄县地,西晋时属宁州兴西郡。唐南诏在此筑惠历城,属通海都督。“惠历”是古彝语,汉语译为“建水”,是“大海”之意,那时每逢夏秋之季,坝子里溪水升涨如海。元初这里设建水千户,后改为建水州,属临安路。明代时仍称建水州,但改路为府,临安府治移至建水,拓地改建砖城,所以建水城也被称为临安城。清乾隆年间,建水州改为建水县。民国元年改建水县为临安县,次年再改称建水县。从南诏国筑惠历城开始,建水城历经元明清数百年不断的演变,这期间,中原移民或因屯田驻兵,或因戴罪流放,或因贸易往来,纷纷汇聚于此...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滇南也有个“临安城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