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冲击钻卡钻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_冲击钻灌注桩冲击钻锥钻孔施工工艺具有适用地质广泛,包括黏性土、砂类土、砾石、卵石、漂石、岩石等,且施工安全,设备简单,在桩基础施工特别是针对岩石地质的钻孔中被广泛运用。但由于其钻具与钻机架为柔性连接,钻锥重量大,受操作人员施工经验影响大等因素,容易出现卡钻、掉钻等事故,从而影响施工进度和和施工安全。1 卡钻原因分析1.1 钻孔形成梅花孔(或称十字孔),冲锥被狭窄部位卡住。所谓梅花孔即在冲击钻钻进时,冲成的孔不圆而形成梅花状。梅花孔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种:1)钻锥转向装置失灵,以致冲钻不转动,总在一个方向上下冲击;2)泥浆相对密度和粘度过高,冲击转动阻力太大,钻头转动困难;3)操作时钢丝绳太松或冲程太小,冲锥刚提起又落下,钻头转动时间不充分或转动很小,改换不了冲击位置;4)有非匀质地层,如漂卵石层、堆积层等易出现探头石,造成局部孔壁凸进,成孔不圆。1.2 未及时补焊冲锥,钻孔直径逐渐变小,产生缩孔。而补焊后的冲锥大了,又用高冲程猛击,极易发生卡钻。1.3 伸入孔内不大的探头石未被击碎,卡住锥脚或锥顶。1.4 孔口掉下石块或其他物件,卡住冲锥。1.5 在粘土层中冲击的冲程太高,泥浆太稠,以致冲锥被吸住。1.6 大绳松放太多,冲锥倾倒,顶住孔壁。2 卡钻处理方法处理卡钻应先弄清情况,针对卡钻原因进行处理。宜待冲锥有松动后方可用力上提,不可盲动,以免造成越卡越紧。通常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2.1 当为梅花卡钻时,若锥头向下有活动余地,可使钻头向下活动并转动至孔径较大方向提起钻头。也可松一下钢丝绳,使钻锥转动一个角度,有可能将钻锥提出。2.2 卡钻不宜强提以防坍孔、埋钻。宜用由下向上顶撞的办法,轻打卡点的石头,有时使钻头上下活动,也能脱离卡点或使掉入的石块落下。2.3 用较粗的钢丝绳带打捞钩或打捞绳放进孔内,将冲锥勾住后,与大绳同时提动。或交替提动,并多次上下、左右摆动试探,有时能将冲锥提出。、2.4 在打捞过程中,要继续搅拌泥浆,防止沉淀埋钻。2.5 用其他工具,如小的冲锥、小掏渣筒等下到孔内冲击,将卡锥的石块挤进孔壁,或把冲锥碰活动脱离卡点后,再将冲锥提出。但要稳住大绳以免冲锥突然下落。2.6 用压缩空气管或高压水管下入孔内,对准卡锥一侧或吸锥处适当冲射一些时候,使点松动后强行提出。2.7 使用专门加工的工具将顶住孔壁的钻头拔正。2.8 用以上的方法提升卡锥无效时,可试用水下爆破提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