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煤矿粉尘的产生及特性二、煤矿粉尘的危害1 严重危害工人身体健康。煤尘与其他粉尘一样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其次是皮肤接触,部分粉尘溶于口腔唾液或粘附在食物上也能吞入消化道。人体对粉尘的进入具有防备功能,呼吸道和肺部均有排除和清除粉尘的能力。但是,长期大量吸入煤矿粉尘会破坏人体防备功能,使清除功能受损,而过量的煤矿粉尘沉积,导致人体损伤,形成各种疾病。煤矿粉尘会直接或间接引起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第一,尘肺。煤工尘肺是指煤矿各工种工人长期吸入作业场所生产性粉尘所引起的尘肺的总称。粉尘病变严重程度与体内潴留的粉尘数量有关,即存在接触反应关系,还同粉尘的组成成分有关。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工种不同,工人接触粉尘的性质也有差异,从而引起肺部弥漫性纤维化病变。尘肺病根据煤矿工人接触粉尘的性质可以认为有 3 种主要类型:(1)煤肺。长期在单纯有煤尘的环境下作业的工人,他们接触的粉尘主要是煤尘。这类人员发生的尘肺在病理上有典型的煤尘纤维灶和灶周肺气肿,这类肺部病变称为煤肺。煤肺发病期多在 20-30 年以上,病情进展缓慢,危害较轻。(2)矽肺。长期在煤矿岩石掘进工作面作业的工人,他们接触的粉尘主要是含游离 SiO2 较高的岩尘。这类人员发生的尘肺在病理上除有组织纤维化外,还有典型的矽结节形成,属矽肺类型。病理上有典型的矽结节改变,发病期短,一般为 10-15 年。矽肺的发病率较高,病情进展较快,危害严重。(3)煤矽肺。一般煤矿井下工人多数都在有煤尘产生和有岩尘产生的两种作业环境下工作过,他们接触的粉尘既有煤尘也有岩尘。所患的尘肺兼有煤肺和矽肺的病理改变特征,这类尘肺称煤矽肺。煤矽肺是我国煤工尘肺最常见的类型,发病期多在 5-20 年左右,病情进展较快,危害严重。不同类型煤矿的煤工尘肺发病情况因开采方式不同有很大差异。露天煤矿工人的尘肺患病率低,井工开采工作面的粉尘浓度和粉尘分散度均高于露天煤矿,尘肺患病率和发病率较高。其中,矽肺占 11.4%,煤矽肺占 87.6%,煤肺占 1.0%。不同煤种的致病能力也不同,由强到弱依次为:无烟煤、烟煤、褐煤。尘肺病是难以治愈的职业病之一,工人一旦得病,轻则慢性致残,重则死亡。因此,尘肺病不仅造成力下降,而且增加社会负担,其经济损失是巨大的。第二,慢性堵塞性肺病(COPD)。国内外许多讨论已证实,长期吸入煤尘不但引起尘肺,还会引起慢性堵塞性肺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