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生命可以承受低氧

生命可以承受低氧_第1页
1/5
生命可以承受低氧_第2页
2/5
生命可以承受低氧_第3页
3/5
生命可以承受低氧2024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人威廉·凯林、英国人彼得·拉特克利夫和美国人格雷格·塞门扎,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细胞如何感知氧气和适应氧气供应。拉斯克奖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的风向标。2024 年,拉斯克基础医学讨论奖就授予了“人与动物对氧气含量的细胞感知机制”这一讨论结果,获奖者正是上述三人。低氧条件下的“开关”人体细胞以血液中的葡萄糖、脂肪酸和蛋白质(氨基酸)为原料,可以生产出三磷酸腺苷(ATP),以供能量之需。细胞产生 ATP 主要有两种方式:需要氧气的氧化磷酸化和不需氧气的糖酵解。不需氧气的糖酵解产生 ATP 的效率极为低下,难以长时间为细胞供能,因此需要氧气的氧化磷酸化就成为细胞最基本的能量代谢模式。人体的主要器官,如大脑、心脏和肌肉就主要依靠细胞有氧代谢产生能量。细胞的有氧代谢首先需要细胞感受和适应氧气,而这个信号系统直到 20 世纪末人们才开始逐步了解。这一机制的主要源头在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简称促红素)蛋白。促红素是血液中的激素,胚胎期在肝脏产生,成年后转移到肾脏产生。血液中的促红素能作用于骨髓中的红细胞祖细胞,刺激这种细胞产生更多红细胞。尿毒症患者肾脏合成促红素的能力下降,就会发生严重贫血,只能通过输血治疗。当机体氧气缺乏时,肾脏会分泌促红素刺激骨髓生成新的红细胞,生长出新的血管,以此提高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塞门扎、凯林和拉特克利夫共同发现了在低氧条件下的这种机制,源头在于一个“开关”,即低氧诱导因子(HIF)。HIF 可以控制促红素的表达水平,假如将 HIF 的 DNA 片段插入某一基因旁边,该基因会被低氧条件诱导表达。1995 年,塞门扎和博士后王广良纯化了 HIF-1,并发现其包含两个蛋白(二聚体蛋白):HIF-1α 和 HIF-1β,并证实了 HIF-1 是通过红细胞和血管新生介导了机体在低氧条件下的适应性反应。HIF 是一种转录因子,由于在低氧条件下能发挥转录促红素基因的作用,因此被命名为低氧诱导因子。随着讨论的深化,今日讨论人员发现人体中共有 3 种 HIF-α(HIF-1α、HIF-2α 和 HIF-3α)以及 2 种 HIF-β(HIF-1β 和 HIF-2β),它们采纳不同组合可形成多种异源二聚体,从而使低氧应答机制更加多样化。找到和发现了低氧诱导因子诱导蛋白,还得知道它的结构,才有可能了解其性质和作用原理。塞门扎等人结合其他讨论人员的讨论,进一步认识到,低氧诱导因子中的 HIF-1β 就是之前另一位讨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生命可以承受低氧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