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业味道陪护老董中午热饭的时候,陪护老江发现老董的眼白已完全被血丝占满,脸颊塌陷,脸色发灰,就问了一声:“昨夜你那病人的状况又不好?”老董默然点头:“打过退热激素后,出了一夜的汗,我帮他擦了 6 回身,换了 6 套病号服。这倒没啥,以前也有过。问题是神志清楚时,他开始跟我说起他小时候,他打小体质就不好,他娘如何为他操心,把食堂饭菜中仅有的一个煮鸡蛋省下来,到幼儿园来,隔着铁栅栏递与他吃。那都是三十多年前的事。听了真让人不好受,咱这活计干久了,都明白绝症病人一回忆小时候,就是斗不过这病了。”每个陪护都黯然,失去了寻快乐的心思。他们大体上是安徽一个县里出来的,老家山多地少,土地贫瘠。大约是十几年前,第一个到大城市的医院里干陪护的人,过年带足了孩子的学费和长辈的零花钱回家,还有余钱把家里的房子修一修,引来了多少艳羡的眼光。正好城里重病号的家属也需要陪护,先出来干陪护的老乡就把亲友子侄陆续都带了出来,因为干这份活,是睡医院的折叠床的,省了在城里租房的费用,病人的家属来送饭,趁便把陪护的饭也带来了,所以挣的是“净收入”,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因此十年前,为了治老娘的病找血头卖过血的老董,自打入了这行,就再也没有干过别的营生。但是老董说:“累啊。”为了看护眼前这病人,他已有十天没有空洗澡了,胡茬冒出来半寸长,也没有空修剪;从半个月前开始,病人已无力下床,大小便都要在床上用便盆,更不要说洗头洗脚。因为病人白血球降到 600,已经一点抵抗力也没有了,老董怕他感染,每天替他擦澡好几次,一面哄病人配合,一面调侃自己:“你看,马老师,你倒是干洁净净跟《西游记》里的唐僧一样,我这模样,现在好演《西游记》里的开路小妖了。这不公平。”病人难得地露出了一丝笑,孩童一样天真,看了让人心里发酸:“老董,我这唐僧要是没有悟空来救,就要上妖怪的蒸笼了,要是我能逃过这一劫,出院了我请你吃大餐,把现在的亏空都补一补。”老董非要跟病人拉钩:“你可要快点好起来,我可等着你的大餐呢。”而现在老董连扒口饭也要见缝插针,只能趁病人的妻子和老娘来送饭时,他才能在旁边吃一口,往往是吃了一小半,病人又开始痛苦地蠕动身体,老董就飞奔出去叫医生;难得有病人宁静地睡熟的时候,老董一碗饭吃到一半,就发出鼾声,头垂到胸前,还一点一点地。隔壁床的老头儿以艳羡的口气问病人的娘:“你们打哪儿找来这样尽心的陪护啊,真拿你家儿子当兄弟看。昨晚上我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