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砚图腾-精品文档

砚图腾-精品文档_第1页
砚图腾-精品文档_第2页
砚图腾-精品文档_第3页
砚图腾活在文化血脉中的古砚台笔、墨、纸、砚被人们并称为“文房四宝”。但这其中,我以为古砚最有资格稳坐在“不朽”二字。因唯独古砚的寿命是与石头同在的。砚之古文也作“研”。东汉刘熙《释名》:“砚者,研也,可研墨使之濡也。”有关砚台的存在,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后期。当时的黄河流域的先民在烧制彩陶时,需把天然颜料研磨和上水,方可涂绘到陶器上,于是,有了研磨的研磨器——砚台。之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展前进,砚台不再仅仅以其功能而存在。大约在唐朝以后,砚开始进入文人的欣赏领域,端砚和歙砚相继出现,其天生高贵的品性使它们必定地走出了仅限于使用的平凡。这两大名砚一出场就先声夺人,分别都在一阵惊讶声中登上书案,并使得天下的文人雅士欢呼雀跃起来。古代的一些墨客,品砚的目光中倾注了丰富的情感,因而也领略到了砚的种种美妙。他们仅从端砚中就看到了青花、冰绞、火捺、鱼脑冻、蕉叶白、胭脂晕等等高贵的石品。青花微细如尘、隐隐浮出,沃水乃见。如尘翳于明镜,如墨着于湿纸者则可称为绝品。而鱼脑冻则有另一番解释:白如晴云,吹之欲散,松如团絮,触之欲起。而蕉叶白浑成一片,嫩净如柔肌如凝脂,温而泽,沉而密,隐隐然如见其里。所谓胭脂晕,则是鱼脑冻和蕉叶白之外有紫气围烘,艳如明霞。但用砚的时代毕竟已经离去。东方人类的文化史,自浑沌初开就有了砚的介入。紧随着人文初祖的帝鸿砚之后,汉有石渠,晋有辟雍,唐有六螭,宋有抄手,明有伏犀,清有洞天一品,浩浩荡荡,走出中国古代文明的一路壮观。石砚、瓦砚、陶砚、瓷砚、漆砚、玉砚、铁砚、木砚,纷至沓来,在书房中绽出五色灿然:端溪、歙溪、洮河、汾水,汇聚成翰墨模溢。而至于砚农、砚圃、砚斋主人、十砚先生等书斋寒士的儒风道骨,以及李后主、宋徽宗、乾隆帝的浩荡天恩,曾经联手给予砚以迷人的生命光泽。“面砚如晤古人”。想像着凹陷的砚膛里曾经流传过的动人故事,信任有一脉相传的文化在涌动,古砚就是活物。TlPS两种常见伪造古砚鉴别一是伪古原始砚。伪古原始砚以天然鹅卵石制成,正面开圆形或椭圆形凹槽作为砚堂,打磨成光面。为招引消费者购买兴趣,多于凹槽四周凿回纹、蛙纹、花卉纹,或于凹槽两侧刻双龙、双凤、双马、双螭等纹饰。由于其利用鹅卵石千百年来天然形成的自然磨面及沉积于泥沙中所形成的自然锈斑,很容易使人与新石器时代的研磨器(原始的砚)混为一谈。其次从某些细节上看,原始古砚与伪造古砚也有区别。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