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查名称:城市化下的安徽省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二、调查目的:1、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调查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促进农村土地科学、合理利用,探究农村土地利用新模式。3、通过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三、调查对象:农民、部分政府人员、学生。五、调查时间:2024.8.15----2024.8.20七、调查结果:通过为期一个星期的社会实践调查,在发放了一百多份调查问卷后,我们得出了如下结果:目前,安徽省部分地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分为两种情况:1、平原地区农村土地利用现状2、山区地区农村土地利用现状。(一)平原地区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及原因分析平原地区农村土地利用率较高,但土地利用方式比较单一,土地撂荒现象存在但比较少,而土地利用不合理现象较为严重,如:挖农田里的土卖给砖窑厂,农房规划不合理,以及乱占耕地现象。从调查报告中分析得到,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平原地区土地开阔,便于集约化耕种,机械化水平较高。2、国家目前实行的种粮补贴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3、平原地区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但季节性外出务工较多。4、城市化不断推动使大量农田被侵占5、部分地区的村民委员会并没有实施可行性的便民、利民以及提高农民收入的措施。同时在调查的过程中了解到,农民的收入不仅仅局限于对土地的利用,还来自于经商、外出务工、养殖等其他方式。(二)山区地区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及原因分析山区地区农村土地利用率较低,但土地利用方式比较多元化,撂荒现象比较严重,土地利用不尽合理,如毁林造地,农村宅基地利用粗放,浪费、闲置现象严重,农村办的工厂用地较为浪费等。从调查报告中分析得出,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山区地区地形起伏大,不利于集约化耕种。2、山区耕地面积少,建筑用地规划不合理。3、山区坡度大,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土地较贫瘠,产量不高。4、废弃的房屋得不到及时的拆除,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村土地的闲置。八、调查体会:通过此次调查我切实了解到了农村土地利用的现状,感受到了农村进展的滞后,体会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作为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我觉得自己身负着推动农村进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使命。此次的经历加上我个人的薄见,我认为农村的进展,土地是根本和关键,是农民增收的一大优势。但基于目前我们的不合理利用方式,土地并没有使大部分农民走向富裕,因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