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资料1.今年是第几个“安全生产月”,其主题是什么。第十五个。主题。强化安全法治观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质2.每年的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时间是什么时间。6月1日至6月30日。3.“四不伤害”指什么。在生产过程中要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被伤害。4.“安全第一”的口号是哪位国家领导人于1957年提出的。周恩来。5.正确佩戴安全帽必须注意什么。必须系好帽带,帽衬与帽壳之间应有一定间歇不能紧贴。6.我国安全生产方针是什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7.什么是中暑。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作业者因通风散热不良,体热得不到适当的散发或由于出汗过多,人体损失大量的钠盐和水份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8.常用的灭火剂有哪些。有水、干粉、泡沫、二氧化碳等。9.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是什么。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当事人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不放过。10.安全生产是指什么。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手段努力完善劳动条件,预测危险并消除隐患,克服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使劳动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安全健康和财产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11.经常性的安全教育起什么作用。能不断提高广大职工安全思想意识和安全技术水平,增强第1页共12页法制观念,进一步搞好安全生产的作用。12.什么是“一遵二反”。指遵章守纪,反违章操作,反违章指挥。13.使用设备要做到“四懂三会”,内容是什么。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14.什么是安全管理中的“四勤”。眼勤、脑勤、腿勤、嘴勤。15.“三个加强”指什么。加强宣传教育和队伍建设,加强安全基础工作,加强组织协作。16.“三项行动”指什么。安全生产执法行动、安全生产治理行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17.对“习惯性违章”如何理解。指固定有守旧不良作业传统的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这是一种长期传下来的违章行为,不是在一代人身上偶尔出现,而是几代人身上反复发生,经常出现的违章行为。18.高处作业的“三个纪律”。进入施工现场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高处作业系好安全带;高处作业不准往下乱抛工具、物件。19.安全生产隐患“五落实”原则是什么。项目落实、措施落实、资金落实、时间落实和责任落实。20.安全电压有哪几种。我国规定安全电压为42v、36v、24v、12v四种。21.安全色有哪些。红、蓝、黄、绿四种颜色。22.安全色各表示什么。红色表示危险、禁止、停止(防火);蓝色表示指示、命令、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黄色表示警告、注意;绿色表示提示、安全状态通行。23.安全生产隐患按照治理期限分为几类。分为立即整改、第2页共12页限期整改和停产整改三类。24.安全文化是什么。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在意识形态领域和人们思想观念上的结合反映,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6.安全操作规程指什么。是用人单位针对某个具体工艺、工种、岗位操作制定的一种具体规章制度要求和实施程序所作的规定。27.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有那几个方面。报警、紧急疏散、现场急救、溢出或泄漏处理和人员控制。28.应急预案文件体系分为哪几类。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29.消防器材管理中“三定”的要求是什么。定点、定数量和型号、定专人维护和保养。30.安全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通常采用什么方式通知。通常采用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指定被检查单位限期整改。31.压力容器外部、内部检验多长时间进行一次。外部检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内部检验每三年进行一次;全面检验至少每六年进行一次。32.安全培训的目的是什么。使广大人员了解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规范安全行为,提高安全意识,杜绝违章作业,消除安全隐患,避免事故发生,保证安全生产。33.二次事故是什么。是由于一次事故对危险因素的第二次激发,造成事故的扩大蔓延。34.高处作业如何分级和分类。分级为:高处作业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特级高处作业;分类有:一级作业高度在2~5m时;二级作业高度在5m以上至15m;三级作业高度在15m以上至30m;特级高处作业高度在30m以上。35.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