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说明文的教学如何指导,应在哪些主要环节下功夫,是语文老师共同关注的问题。我认为坚持以整体把握为准则指导解读,以语文素养为目标指导整合,以语言文字为重点指导学习是提高科普说明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可靠保障。下面仅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部分科普说明文,谈谈自己的见解。一、以整体把握为准则指导解读解读科普说明文教材应从文本特点、学段目标、编者意图三个方面来整体把握。假如说文本特点是整体把握教材的根本,那么学段目标就是整体把握教材的依据,编者意图就是整体把握教材的关键。1 文本特点。科普说明文的特点是该类文本阅读教学的本质内涵,解读科普说明文就要走进文本,把握好用好教材的本质内涵。所谓科普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给人以科学知识、启迪思想、陶冶情操的文章。它包括科学小品和科学说明文两种,其特点大致是:说明的内容具有知识性、科学性、普及性,说明的方式具有多样性、灵活性、趣味性,说明的语言具有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2 学段目标。解读科普说明文还要走出文本,用好教材的阅读要求。《语文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根据三个维度设计课程总目标,并以 阶段目标 作为“各学段语文教学的具体要求加以落实,体现了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参照 阶段目”标 的阅读要求,学习语言文字承载的内容,应由第一学段的了解词句意思,至第二学段的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再至第三学段的抓住要点。学习承载内容的语言文字,应从第一学段的感受语言,到第二学段的体会词句表达。再到第三学段的领悟文章表达。3 编者意图。解读科普说明文要超越文本,把握好教材的价值取向。人教版教材自一年级下册开始,均以专题单元的形式组编教材。在解读过程中,应注意同一种文体出现在不同的册次和不同的专题,体现了编者的不同意图和老师使用教材应有的不同价值取向。使用教材的价值取向包括基本取向和主要取向,前者侧重于学习知识,后者侧重于培育能力。“”“如四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以 大自然的启示 为专题,编者的意图是 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一些新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在对自然的观察、了解、发现中受到有益的启示,同时进展学生的观察、想象等思维品质;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继续培育学生的默读与自学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前一方面的意图从科普说明文的角度提出了教学该组课文的基本取向,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