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初探 阅读教学中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初探 杨晓伦 (禹州市顺店镇中心学校河南禹州 461670) 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育人为本。进入 21 世纪的今日,作为育人者的我们,要培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制造。而创新能力是 21 世纪对人才素养的基本要求,更是培育人才的根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舞他们进行制造性思维活动,我们的语文教育,当然是责无旁贷。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使学生能进行制造性思维活动呢?我认为应该积极尝试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探究式学习,让学生作为主体在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去探究,去体味、辨别和欣赏,以培育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从而有利于其创新能力的提高。 首先,教学要民主化,就是教学要有民主精神,为学生制造一个既紧张又愉快的学习环境。语文教学要开展探究式学习培育学生的制造性思维,这一点是首要条件。试想,课堂气氛过于拘谨,甚至死气沉沉,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心情感到压抑,他们如何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思维活动又怎能活跃起来?因此,我们应尽量从老师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民主地、平等地与学生沟通思想,讨论问题,鼓舞学生反驳、反问、更正和补充老师的意见并满腔热情地肯定学生的制造精神。当学生发现老师不但在仔细倾听自己的思想,还在给自己以热情地赞扬和鼓舞时,他们的心扉会自然地向我们敞开,思维会变得活跃而积极。这时候,课堂上便会不时地闪耀出学生的智慧之光和思想火花了。他们在探究学习中,便会做到读有所思、读有所得、读有制造。例如:我教《驿路梨花》时,在学生了解了文章内容,理清了情节线索,理解作者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后把“驿路梨花探美”作为该课学习探究的话题。在大组沟通汇报时,有的小组谈“环境美”:连绵起伏的大山、茂密的树林、淡淡的月光、凉凉的夜风、轻轻飘落的花瓣,既真实地突出了地域特点,又融入了作者的感情,这是环境之美。有的小组谈“人物美”:我、老余、瑶族老人的热情开朗,哈尼小姑娘的漂亮活泼,解放军、梨花姑娘一心为他人着想,为别人排忧解难的心灵美。有的小组谈“结构美”有的谈“语言美”,有的谈“主题美”。在本节课中,我始终面带微笑,和学生一起感受着美、品味着美,并接受美的熏陶老师是学生的导游、伴读,而学生则是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体。 其次,如何确定探究的课题呢?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化讨论课文中有价...